編按:
我們的初期目標一般不能預設得過於高遠,但也不要唾手可得,因為任何唾手可得的東西,都會破壞我們的期待感。愈高的目標,需要延遲滿足的時間就愈久,需要付出的時間也就愈多。當我們真正做到時,獲得的將不僅是瞬間的快樂,而是充盈靈魂的幸福。(本文摘自《所謂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一書,以下為摘文。)
我在網路上看過一個勵志的追星故事。
有個女孩喜歡一名美國明星,她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用十年的時間見到自己的偶像。她先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然後準備托福考試。考過托福後,加入偶像某工作專案的主辦單位,並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終於獲得了一次和偶像見面的機會。而這時,距離她在電視裡第一次看到偶像時,已經過去了十年。出人意表的,平日裡愛罵追星腦殘粉的網友,卻對他的這段「追星」的經歷大加讚賞。因為她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和韌性,一步步努力接近目標,最後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如果她只是盲目地追逐偶像,那麼充其量不過是任性的追星族。因為目標而為自己制定了合理的計畫,她才在追星的同時,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無獨有偶,我的一位講師朋友有次在培訓講座上提到:
他用這個方法完成了很多事,例如把一週需要做的事拆分成小目標,把「下次達到什麼階段」的目標改為「多一點的進步」,集中攻堅之後再提升目標。使用這個學習方法之後,他開始慢慢進步。
他最胖的時候將近100公斤,為了減肥,給自己訂下的第一週的目標,不是減多少體重,而是讓自己養成持續健身的好習慣。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對自己進行各種鼓勵和暗示:不管早上、中午、晚上哪個時間段運動更科學,也不管做什麼樣的運動,只要自己能堅持半個小時以上的運動就是勝利。
第二週時,他在保持上週紀錄的同時,在飲食上進行了改善,每次堅持完成任務,他就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獎勵。
第三週,他加大了一點運動量,時長從原來的半個小時延長至40分鐘。這樣循序漸進,能減的時候就減一兩公斤,不能減的時候,保持體重不增加也是一種勝利。
實現一個個小目標後,他恍然發現,自己竟然真的練成了當初期待的好身材。更重要的是,他在完成自己夢想的過程中,找到了對生活掌控的感覺,實現目標的過程,也讓他找到了久違的幸福和滿足。就這樣,他放棄了即時滿足的口腹之欲,達成了健康的長期目標。
為什麼要延遲滿足呢?欲望是無止境的,一個短線的目標只能滿足一時的欲望。要獲得更長久的幸福,就愈需要建立一個長線目標。愈高的目標,愈需要延遲滿足。
有人用「相對論」解釋時間的長短。
例如我們做一件我們不太喜歡的工作時,會感到很煩、很累、時間過得太慢。但我們玩電玩時,半天的時間總是一晃而過,一點也不覺得煩惱。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玩對抗、消耗型的遊戲,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而我們喜歡它,追根究柢是喜歡它的獎勵機制,這種機制符合我們大腦的欲望機制,所以才能刺激我們不停地玩下去。
打完這局,我們就可以得到一些金幣。打完下一局,我們可以升到另一個關卡。總而言之,遊戲的獎勵機制無處不在,這種機制讓你隨時可以感到自己的付出很快就能得到回報。
感受到即時回饋,在短期內獲得利益和回報,非常符合人類大腦的運行機制。那些需要我們長線投入精力去學習、思考的事情,都是我們大腦不喜歡的;馬上見效,給予我們短期利益的活動,都是能快速刺激我們大腦,提升大腦興奮度的事。
其實,高效率的時間管理,內在機制與遊戲並沒有太大區別。和遊戲一樣,我們可以給自己設置一個又一個階段性目標,讓自己不至於茫然失措,又不至於因為快速達成目標而失去對這項遊戲的興趣。
大部分沉迷於遊戲的人,是沉迷於自己達成一個個目標時的成就感,這種即時滿足的欲望會吸引著他們不斷陷入其中。其實,那些即時滿足所帶來的快樂無法持久,只有目標持續滿足帶來質變,才會讓人產生幸福感。
為了達成小目標堅持努力的過程,就是管理時間的過程。這套目標的運作模式,也可以完全遷移到生活中來。
一個人之所以會感到迷茫,就是因為他們的生活中沒有目標,失去了可期待的方向感。人的迷茫中有一大半含著對未知的恐慌,而克服迷茫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樹立一個容易達成的目標。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上率先要求自己,讓自己習慣這套行為模式,再慢慢擴展到更大的人生目標。
有個朋友說起自己為了考研究所時是如何管理時間的—他就是用遊戲來比擬學習任務。
首先把自己所有要考的科目,當作遊戲中的小目標。比如把單字做成便利貼,貼在房間四周,背會一個就代表著賺到多少金幣;把考古題的試卷做為每週的小測驗,達到一定分數就獎勵自己看一次電影;把一學期要看完的書當作自己祕笈,看完一定數量就獎勵自己可以看一本課外讀物。
透過這套方法,他如願以償考上理想學校的那一刻,真的感到自己就像一個脫胎換骨、一身金裝的大神了。
唯一不同的是,遊戲中的快樂轉瞬即逝,而他的幸福卻持續了很久。這套目標切割的模式,還能遷移到很多事情中。其實,實現目標的過程,就是不斷給自己希望的過程,也是延遲自我滿足的過程。
當我們有可期待、可實現的預期目標時,我們的生活才有希望。
所以,我們的初期目標一般不能預設得過於高遠,但也不要唾手可得,因為任何唾手可得的東西,都會破壞我們的期待感。
愈高的目標,需要延遲滿足的時間就愈久,需要付出的時間也就愈多。當我們真正做到時,獲得的將不僅是瞬間的快樂,而是充盈靈魂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