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明明是所愛,卻做得好心累…如何克服工作倦怠?

職涯規畫的不變原則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12-20

瀏覽數 17,950+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在經過多次的錯誤嘗試後,你非常滿意目前的工作。這樣是否就不需要再進行職涯規畫了呢?當然不是。職涯規畫是一種生活態度,一輩子都需要積極持續進行,無論對象是誰都一樣。即使工作轉換跑道時,順利找到想要的工作,進入夢寐以求的公司,過了一兩年後,也一樣會遇到職業倦怠期。這時候必須不斷問自己:「我想要什麼?」重新回歸到自己的內心,好好檢視未來的職涯方向。這是職涯規畫時,務必要銘記在心,非常重要的一項原則。

白浩巖先生原本念電腦工程系,後來轉換跑道改念現代藝術,努力自學遠赴法國留學,他是一個只要決定做某件事,就會拚命完成的人。學成歸國後,他投入展覽策畫工作,接連舉辦了〈梵谷畫展〉、〈高更畫展〉、〈皮影展〉等各種知名藝術展覽,他找到了自己真心想做的工作,也可以說是很早就發現自己天賦特質的特例。但儘管如此,他仍不滿意,覺得應該還有更適合自己的領域和工作環境,因此來找我尋求協助。

那時,他從法國藝術大學畢業後,在專門籌辦大型藝術展覽的企劃公司工作了兩年。過去兩年內,他一共策畫了八個大型展覽。然而,他愈做愈覺得文化藝術企劃這份工作不適合他,和他原本想像的完全不同。他原本以為藝術展覽企劃,應該是要不斷創新且富有創造力,但為了達到商業上的成功,大多數的展覽都是在既定的模式下進行策畫,能發揮創意的地方有限。對他來說,這些展覽變成只是名字不同,但內容卻大同小異。於是,他決定轉換跑道,嘗試挑戰新工作。

一開始,他也吃了不少苦頭。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在哪個領域工作,在網站上到處搜尋。好不容易找到想要的工作,但卻只能從書本和網路上查到這份工作大概的相關資訊。

後來透過職涯探索課程,他把原本在腦海中靠想像描繪出來的工作環境,轉換成具體數據資料,並進一步和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前輩面談,了解各種不同職業類別的實際工作內容,運用數據進行分析,轉職之路才變得比較順利。

他目前是行動定位服務HOBB公司負責人,在文化藝術和IT領域創業將近七年的時間。對他來說,這份工作最讓他滿意的,在於可以和來自各種領域的專家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意見和觀點,在工作中盡情發揮創意。他認為,即使是在商業領域中,也一樣可以充分發揮創意。像這樣和團隊一起共同創作,是非常好玩有趣的事情。我想和大家分享浩巖先生當時參加課程時,分析他個性特質的話,大家可以看看這些特質對他目前的工作有什麼影響,相信這對目前遇到職業倦怠期的各位,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是一個「就算沒有明確目標或策略,也很喜歡四處蒐集資料」的人。事實上,平常我的個性就很喜歡到處網羅各種情報,長時間累積下來的這些知識經驗,對從事藝術創作的工作很有助益。我的個性,很適合擔任公司的業務工作,因為這份工作必須把各城市不同領域專家們的數位生活資料,蒐集整理成大數據後,再把這些資料運用在事業上。不知不覺中,我的個性和平時習慣,變成了開啟新事業的元素。我另一項個性特質,是「面對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具有豐富的靈感、想像力且充滿希望,並樂於積極改善。」或許也是因為這樣的特質,所以才會覺得創業當老闆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對這份工作樂在其中。對於拓展服務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並不只是靠期待和想像而已,而是把腦海中浮現出來的靈感具體化,每次把它應用在行動定位服務上時,都會讓我很有成就感。最後一項特質是「擅於在混亂中找到問題,運用不同方案來解決難題。」這項特質讓我在創業遇到各種困難時,可以從容不迫地應對。遇到問題時我不會慌張失措,而是努力想辦法,和同事們一起討論,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克服。這對我來說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反而很喜歡。像這樣把我想要做的工作內容性質和自己的個性特質進行比較分析後,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我認為我之所以能夠樂在工作,是因為找工作時不會執著於專業領域或追求公司名氣,而是會以自己的個性特質作為選工作時的考量標準。順帶一提,這麼做除了對工作之外,對日常生活規畫也很有幫助。過去那些不經思索的日常生活習慣,可以找到更有效運用及強化的方法,這樣的改變讓我成長很多。或許是因為這樣的經驗對我很有幫助吧?我非常建議大家多和自己對話。當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後,雖然可能會覺得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但一定有持續不斷累積的某種特質,而這些特質究竟是什麼?只能靠自己去挖掘尋找。就像理想中的伴侶條件,也是只有當事者才最清楚,不是嗎?如果想知道自己渴望什麼樣的生活、想做什麼樣的工作,就必須一直不斷問自己,和自己對話,因為只有自己才知道答案。這是最快也是最正確的方法。

明明是所愛,卻做得好心累…如何克服工作倦怠?_img_1本文節錄自:《讓每一次的離職都加分:從離職的念頭中,盤點內在渴望,設計自我實現的藍圖》一書,朴建鎬著,鄭筱穎譯,采實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