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5G技術、跨業合作潛力大,獨缺科技人才

專題論壇四〉迎戰5G,迎接新競爭力

陳育晟
user

陳育晟

2019-10-30

瀏覽數 15,800+

圖/左起闕志克、黃心宇、林之晨、黃肇崶。
圖/左起闕志克、黃心宇、林之晨、黃肇崶。

今年是全球「5G元年」。5G大頻寬、高速、低延遲、多連結的特性,不僅開拓AI(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應用,還將帶動行動上網、無人車、無人工廠更為普及,可望帶來上兆美元商機,各國無不摩拳擦掌爭搶。

2019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第四場專題論壇就以「迎戰5G,迎接新競爭力」為題,由世紀新訊董事長暨執行長黃肇崶主持,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世紀新訊首席運營官黃心宇、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擔任與談人,從電信商、軟體服務商、學研單位不同角度,探討台灣與華人世界在5G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黃肇崶:台灣兩大電信商可望搶得先機

台灣5G技術、跨業合作潛力大,獨缺科技人才_img_1圖/世紀新訊董事長暨執行長黃肇崶。

黃肇崶首先指出,5G的高頻寬特性,讓使用者只需要三秒就能下載一部電影,對電信運營商是不小挑戰,但台灣前兩大電信——中華電信、台哥大都已陸續展開合作計畫,可望在5G浪潮中搶得先機。

林之晨:台哥大和之初創投的合作,是下一個台積電

台灣5G技術、跨業合作潛力大,獨缺科技人才_img_2圖/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

「把時間倒回十年前,iPhone剛出來的時候,你預期十年後最後歡迎的App是什麼?」林之晨認為,十年前沒人想得到美食外送如今會成為手機主要應用之一,因此要預測十年後5G的主流應用,可以說沒人能猜得到。

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5G的商業模式一定與現在有很大不同。而且,明年的此時,市場六至七成手機都會是5G手機,而台灣幾家大型電信也將提供5G網路服務,比現有的4G快至少三、五倍,甚至十倍以上。

因此,未來十年,5G將結合AI、VR(虛擬實境)、區塊鏈成為創業新顯學,帶動商業模式轉型,若沒跟上這波大浪,企業受到的阻力與擠壓也會變得更大。

不過,以台灣大哥大而言,由於網路吃到飽的資費偏低,未來的商業模式勢必面臨調整,不再以單純提供連網服務為主,而要搭配其他服務。這也是台哥大與林之晨創立的之初創投(Appworks)戰略合作的原因之一。

「這是全台灣第二大電信商,和全東南亞最大新創加速器的合作,會是下一個台積電,」林之晨說,若使用4G的消費者明年不想轉5G服務,在使用購物網站時,購物網站若想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會讓消費者在逛該網站時能免費使用5G服務,這就是未來的新商業模式。

只不過,目前業界仍嘆人才難覓。林之晨建議,企業界必須主動和學研單位合作,培養自己想要的人才,「要自己去種樹跟施肥,才能確保種出來的水果是自己想吃的。」

黃心宇:5G跑第一,不代表是最後真正的贏家

台灣5G技術、跨業合作潛力大,獨缺科技人才_img_3圖/世紀新訊首席運營官黃心宇。

世紀新訊總部位於美國矽谷,為客戶提供軟體和自動化解決方案。黃心宇認為,5G浪潮將徹底改變消費者使用載具的方式,勢必帶來更多創新,分成五大領域。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首先是娛樂領域。5G的高頻寬、低延遲特性,將使AR(擴增實境)、VR應用更普及。不過,伴隨5G時代數據傳輸的量變大,也會有個人隱私問題,如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就對此有嚴格規範,唯有重視個人隱私的企業才能在5G新時代中取得優勢。

第二個領域是健康醫療。5G時代中,大量的個人生物識別資訊傳輸將更不受限,不僅遠端醫療更為普遍,醫生也能藉由數據資料輔佐對症下藥,不再讓病人吃冤枉藥。

第三個領域是電信業,這是多數人一開始獲得5G體驗的地方;第四個領域是物流業,經由5G所傳輸的海量資料,將大大提升工廠運作效率;第五個是汽車業,在美國如福特(Ford)這種傳統車廠,也在積極轉型中。

面對5G崛起,時常穿梭在台灣、美國的黃心宇認為,台灣技術創新、轉型的速度絲毫不遜於美國,特別在機器人自動化領域更是如此。

不過,黃心宇也強調,在5G競賽中,「跨越終點線才是開始,贏得第一也不代表是最後真正的贏家,」應該趁早結合產業、學術界能量才行。

為了能將此能量極大化,世紀新訊除了美國矽谷總部外,也在台灣、墨西哥蒂華納(Tijuana)設有分部,以爭搶各地人才。

闕志克:台灣、日本在5G有很大合作空間

台灣5G技術、跨業合作潛力大,獨缺科技人才_img_4圖/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

5G時代,台灣整體產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闕志克觀察,目前台灣有兩個研究單位正積極在做5G研發,分別是工研院和資策會。

「2G、3G、4G,台灣都沒成功,」闕志克認為,台灣在5G時代的角色將更吃重,明年上市的5G手機裡,就會有聯發科設計的晶片。

不過,他也強調,5G最有競爭力的應用,不會只在手機上,而是透過其「低延遲」特性,搭配各種科技運用在生活各個層面。

目前,台灣和日本在5G也有不少合作空間,特別是台灣最近討論頻繁的「5G專網」(指提供部分頻寬給企業專門使用)。

相較於台灣電信商得花不少錢才能標到5G專網頻譜,所以對5G專網反彈頗大,但日本的頻譜由政府統一配發,不需要額外花錢投標。台灣業者和KDDI、NTT等電信商談合作,日方都樂觀其成,顯見台日有合作的空間。

闕志克觀察,日本5G有些技術發展比台灣更慢,「有些過去和他們合作過的廠商,看起來機會滿大的。」

而面對欠缺人才的困境,他認為,台灣科技人才有美國人的活潑創意、日本人的嚴謹,若能解決少子化問題,科技人才自然也會變多。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