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特的!別再說「我明白你的感受」

你的情緒只有你知道,別人不可能明白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6-21

瀏覽數 16,050+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邊界概念如是說,情緒有時是有意義的人類體驗,有時卻是剪不斷理還亂;前者能夠啟發成長,後者則是阻礙成長。

情緒絕非敵人,是由自身產生的,自己既是產生者也是接收者,這也讓情緒成為潛在威脅。作為接收者,我們只能對察覺到的事物,以及這些事物對自己的刺激做出反應,而這就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如果能夠知道別人的感受,明白他言行的理由,就不會產生誤解。只要我決定給予,他們就能夠得到自己要求的事物。因為大家都是根據自己的世界觀來解讀聽到的內容,所以情緒決定了反應的方式。如果我們感覺備受威脅,就會根據大腦被激發的程度來回饋和反應。

作為訊號的產生者,總是會有一種心裡的謬誤,即傳達的意思會得到他人的正確理解。但這樣就把自己看得太廉價了。你把自己當作是一本打開的書,很容易閱讀與被理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表示你不把自己當作獨立的個體,而只是一個被看穿並且能被「複製貼上」的人類複製品。溫馨提醒:你無法被複製貼上!你的感覺和表達方式,都是獨特的。如果可以在不被誤解、或不冒犯到別人的情況下,讓他人了解你的任何一點感受,那其實已經做得很好了。

感受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如果有人說「我明白你的感受」,請誠實的說:「不,你不懂。」一般人能做的,就是盡量去理解他人的真實感受,因為每個人對情緒的體驗都是獨特的,沒辦法百分之百完全理解與體會。

表達情緒的時候,如果抱持著可能被誤解的心理準備,就不會過於驚訝和失望了。認識並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邊界,接受別人和你都是獨特的個體。你的情緒只有自己知道,而別人只能夠發掘查明,反之亦然。

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特的!別再說「我明白你的感受」_img_1

本文節錄自:《重設你的人際邊界:人不跨過心理邊界就無法互動,會孤單, 但邊界重疊又會受傷害,該怎麼拿捏?》一書,喬治‧戴特著,廖桓偉、李菲譯,大是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