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把月薪換算成時薪!重新思考賣命工作的目的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6-10

瀏覽數 29,050+

圖片來源:pakutaso
圖片來源:pakutaso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比上司早下班會被盯,還是晚點下班好了。」

「我每天都最後離開公司,真是鞠躬盡瘁。」

你認真想過「算上免費加班的時間,真正的時薪有多少」嗎?

你曾經以「時薪」來換算薪資嗎 ?

拜日本經濟持續低迷之賜,公司也變得比較清閒。最近需要「加班」的上班族似乎變少了。另一方面也有人抱怨:「因為裁員、部門統合的關係,所有工作都落在我身上,累死了!」

在如此不景氣的時候,會付加班費的公司猶如天然寶石般珍貴,相當罕見。尤其是中小企業,應該不會支付員工加班費。

而且,你是否也逆來順受,無條件接受所有不合理的待遇?

「算了,現在這麼不景氣,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能有工作做,就該謝天謝地了。」

你今天是否又找了看似正當的理由安慰自己,再度拚命地加班呢?

其實—當你無薪加班愈多,「財神爺」就離你愈來愈遠。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真是金玉良言。

尤其是年輕的時候,更要讓自己的「時間」和「智慧」發揮最大槓桿效用,為未來儲存「本金」。

本金就是投資所需的現金。如果沒有存到一定數目的本金,你的財富永遠不會增加。

可是啊,可是……無薪加班根本是在浪費寶貴光陰,實在可惜!

像這樣做白工,辛苦一輩子也存不了錢!

因為你是公司聘請的職員,當然不能違抗公司的指示。可是,你是否曾用「時薪」換算過自己的薪資呢?

從未如此想過的人,請將你的薪資除以實際的工作時數,計算一下自己工作一小時的薪水究竟是多少。

假設你的月薪是三十萬圓。

工作時間是上午九點至下午六點,一共八個小時(午休一小時)。

每月工作天數設定為二十二天。加上每天加班三個小時,換算後你的時薪約為一千二百四十圓。

這樣的時薪高或低,其實見仁見智。可是,若跟深夜在連鎖家庭餐廳打工的工讀生相比,其實時薪差不多。

然而,你除了本分的工作,還要看上司或客戶的臉色,又要扛所有責任,簡直是在做牛做馬,拿到的卻是工讀生等級的時薪!

存不了錢的人沒有所謂的「時薪概念」。他完全不曉得自己一小時的工作能夠領多少錢。所以才可以不在乎,即使每天無薪加班也沒有怨言。

千萬不能讓無薪加班習慣化。如此一來不僅會麻痺了你的時薪概念,也會搞亂生活作息。

老是無薪加班,除了存不了錢,還會讓內心壓力日益累積。於是為了抒解壓力跑去喝酒或衝動購物、賭博,最後養成浪費金錢的壞習慣。會出現哪些負面影響,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因此就算幸運拿到了加班費,也不代表就能因此存到錢。而無薪加班更等於是在「賤賣」自己。

你是否為了自我滿足而加班?

我擔任補習班講師時,月薪確實很高,但其實也經常超時工作。

身為講師,課前的準備時間遠比實際上課時間多。這些工時當然拿不到薪水,也就是所謂「無薪的前置作業」。

每天大概需要四個小時的準備時間。

為了讓學生有好成績,課前準備少不了。可是,每天花費四個小時準備,時間未免太長了。

有一天,我的內心出現了問號。當捨棄掉執著思考時,終於察覺到了真相:我這麼做其實只是想搏得眾人的認同,希望大家認為我是「認真的老師」。如果集中精神準備,搞不好只需一半的時間就能完成工作。

然而,我卻刻意提早到補習班,一邊跟同事哈啦,一邊擺出準備授課的「姿態」。

準備的時候還邊吃洋芋片之類的零食。

沒錯!我純粹是為了自我滿足!

希望你也靜下心來,仔細回想自己的工作情況。

昨天的加班,真的是必須的嗎?

是否只是因為「不想比上司早下班」、「想讓大家知道自己工作非常賣力」之類的理由,刻意加班處理明明可以隔天再做的工作?

對於賣命工作的自己,你是不是有點自戀?

唉,你根本是在浪費光陰!

不過,我並不是全盤否定加班。

我們有時難免無法拒絕別人的請託,還有準備推出重大企劃案時,為了做好萬全準備,加班也是必要的。

可是,人生短暫。為了可以盡早存到必需本金,一定要以「當下該做的事」為優先。根本不需因為在意別人而浪費時間無薪加班。

首先,請確實建立時薪概念。

知道自己工作的時薪有多少,就能清楚分辨「什麼時候該加班」、「什麼時候不該加班」。減少無薪加班的時間,也等於是在提高自己的「時薪」。

我希望你能從公司要回屬於你的時間,用在自己的「未來」。

利用這些時間去學習投資理財或上課進修,也可以參加跨業交流會……,能做的事多的是。

擁有時薪概念後,你所勾勒的未來就能一點一滴地實現。

把月薪換算成時薪!重新思考賣命工作的目的_img_1

本文節錄自:《理財零基礎,靠39個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務自由》一書,田口智隆著,黃瓊仙譯,三采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