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一輪明月的陪伴,李白與「她」的愛恨情仇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輪明月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12-20

瀏覽數 21,850+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拂去嫦娥的婀娜,桂影的婆娑,我們還是不禁發問,到底什麼才是一輪明月的真面目?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華愁。」是月亮真的含愁帶恨嗎?風花雪月,本不是有情人生的點綴,也不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它們是穿越年光時不可缺少的情感元素,一個人真想與明月交談,明月就會不離不棄。

李白那麼愛明月,他在明月之中到底能夠完成什麼樣的交流呢?我們看看從小就熟悉的《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豪放飛揚的李白,不是沒有他自己的憂思和孤單,他也有過「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時候,但是他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在孤獨的那一瞬,他可以天真地舉杯,向明月發出邀約。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而為了回應他這份天真的邀約,明月愈發明亮,清輝流光,潑灑在地上,勾勒出他翩躚的影子,人、月、光影,交相輝映。李白不是獨自一人了。當然,李白不是不明白:月亮原來真的不會喝酒啊,徒然造個影子陪伴著我。但是,那又何妨呢!姑且就這樣吧!既然已經有明月和身影的陪伴,我就真的不再孤單,就讓我在這個春天裡痛快地暢飲吧!你看,我歌,月亮跟著歌聲的節拍躍動;我舞,影子努力跟上我舞姿的跌宕;我醉了,影子也是一派陶然天真的凌亂。醒的時候,我、月亮和影子在歡喜地舉杯。而現在醉了,我們就分手吧,去浪跡天涯,去雲遊四方─我們約定,永不離棄,終有一天,相會於浩渺雲波之端。

天真的李白對明月的信任比別人要強很多,所以明月也特別鍾情這位詩仙。

***

所有的交流、所有的信任都是相互的,人與人相約如此,人與明月相約也是如此。這輪明月從大唐的李白,一直流轉到南宋的張孝祥。張孝祥在嶺南做了一年的知府,受讒言挑撥,被貶官北還,途經洞庭湖,恰逢中秋。「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張孝祥眼中的洞庭湖,水波不興,平淡靜謐。其實中秋的時候,洞庭湖面一定是那麼清澈,更無一點風痕嗎?孟浩然寫洞庭湖:「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寫的也是八月份。為什麼是「波撼岳陽城」呢?絕非了無風痕。究竟是風在動,幡在動,還是心在動呢?如果一個人心靜,眼前的湖水就可以「更無一點風色」。以這樣的坦蕩,在浩瀚洞庭湖面上,一葉扁舟不覺孤單,只覺一片與天地交融時令人沉醉的壯闊。「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青碧的湖水如同玉做的鏡子,三萬頃遼闊,就我這一葉扁舟,我是何等自由啊。這一片自由天地,這一片自由心胸,可以看見「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水天交融的洞庭湖是這般明淨清澈─天上的銀河素月、地上的洞庭湖水,詩人的心又何嘗不是?在這一瞬,朗月銀河,流光普照,映出坦蕩人心,表裡一派澄澈。這份融合默契的歡喜,「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一個人在貶官的路上恰逢中秋,沒有捶胸頓足的號哭,沒有怨天尤人的悲嘆,只有與天地合而為一的喜悅,只有對明月入心的悠然領悟。此番曼妙,難以用語言傳達。千載之後,他的詩詞輝映月華,我們也能夠悠然心會嗎?

***

再回頭看一看當年的張孝祥是多麼不容易。「應念嶺表經年」,在嶺南這個偏僻的地方待了一年,雖然被讒言離間,但是我很清楚自己的內心:「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明月,照徹我的心靈,肺腑肝膽,冰清玉潔。這讓我們想起另一句詩:「一片冰心在玉壺」。一個人坦坦蕩蕩,行為朗朗,秉性高潔,當然就會清澈自在。所以張孝祥說:「短髮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我一個人在這裡,雖然秋涼浸膚,但我依舊穩穩地在湖上泛舟,在空闊的湖面與天地融而為一,了無尤怨。中秋是中國人的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貶官回朝的張孝祥,誰又是他的親人,誰與他在節日共飲?他抬頭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狀宛如一把大勺子,低頭看見了西江水,他說「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那麼我就用這把大勺子,舀盡西江水,遍宴山川,自然萬物都是我座上的賓客。此一刻,「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這樣一個時刻,天清月朗,生命浩蕩,在青天碧水之間,我叩擊船舷,仰天長嘯,與天地一體,和萬物同歡,此樂何極,「不知今夕何夕」。

***

我之所以特別喜歡這首詞,因為它寫出了在我們生命中,懂得明月與自我的關聯,你可以擁有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人生活在這個世間,與人有緣,與山水有緣,與日月同樣有緣。一個真正懂明月、愛明月的人,明月會變成信念的支撐。即使工作中的上司、同事貶損你,即使外人不理解你,「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明月永不背叛,可以照出你一顆心的遼闊與坦然。即使其他人都離你而去,孤單的你,也可以在花間邀約明月,且歌且舞,「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明月是你的知音,也是你的舞伴。當你願意把自己交付給明月,明月一定會接受。人與人的期許,有時候會辜負,但是明月常在,不棄不離。所以,學會與明月相逢,與明月相知,讓月光照徹生命,這是一種成長。

《五燈會元》中有一句話說得好:「滿船空載月明歸」。如果說我們划著一隻船,船看著是空空的,但同時又是滿滿的,這就叫「滿船空載」。滿船空載的是什麼?你只能載動一樣東西,那就是明月。這首詩的題目叫《頌釣者》,釣魚的人沒有載著魚回家,卻把月光載入船艙,你看不見,但知道它的圓滿。有的時候,我們生命中的成長也是如此。走過了許多歲月,我們會在名片上累積很多頭銜,在帳戶裡累積很多財富,在人情交往中累積很多朋友,還有身邊相伴的親人。所有這一切成就,都是看得見的。但是看不見的財富,我們累積了多少?過於豐盈飽滿的生命,留白也是一份輕靈,那明月清輝的滿船空載,也許更美。如果能夠懂得明月的這一切,也就真像詩僧寒山說的那樣:「圓滿光華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那一輪光華圓滿、沒有絲毫磨損地掛在天空的,你管它叫明月嗎?不是。我告訴你,那是我的心靈。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輪明月,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陰晴圓缺。明月照出了我們的離愁別恨,但歐陽修說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人生多情,無關風月,風月只是轉移了我們的情思、我們的離恨,給了我們一份安頓,給了我們一種寄託。明月這個意象高懸在詩壇上空,中國人從古至今保持著對它溫柔的狂熱,因為它對我們每個人都很公平,入心入懷,成為我們生命中恆久相伴的詩意。一輪明月的陪伴,李白與「她」的愛恨情仇_img_1本文節錄自:《于丹:在最美時候遇見最美古詩詞》一書,于丹著,高寶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