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還珠格格》的紫薇不該叫格格?解答清朝皇族的稱呼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12-06

瀏覽數 34,95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在後宮這個大家庭中,所有人都沾親帶故,論血緣,論輩分,不管論什麼東西,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個恰當的稱呼,更何況是處在最講究尊卑禮儀的清朝後宮。由於滿族是少數民族,很多稱呼與漢人的都不同,實際上也是沿用了滿語。這本來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就像你是東北人,就說東北話;你是四川人,就說四川話一樣。但如果你是一個生在東北的四川人,就不一樣了,如果沒有人專門在你身邊創造四川話的語言環境,相信自小在東北長大的人,還是說得一口東北話。

做為秀女光榮入選,戶口本上民族一欄自然寫的是滿族或者蒙古族,可是大清入關這麼多年,在中原的環境中長大,身為滿族人不會寫滿語是很正常的事情,也許連話都說得不是很清楚,雖然皇帝們都叫囂著「滿漢一家親」,可是滿族人和漢族人還是區別很大。

不會說不要緊,但要勤於學習,別的不說,稱呼首先要學會,不然可不只是出洋相那麼簡單了。

先說說一國之君的皇帝吧。雖然貴為天子,但他也是人,是人的兒子,是人的丈夫,是人的父親。那這周圍的人都怎麼稱呼他呢?其實前面已經介紹過了,皇太后稱自己的兒子為「皇帝」,那些皇太妃們也一樣。同輩人,不管是皇后還是妃嬪或者宮女,統統稱呼其為「皇上」,高高在上嘛。而兒子女兒們,就稱其為「皇阿瑪」,這個阿瑪也就是滿語中父親的意思。

那麼皇后呢?不管婆婆還是丈夫還是姊妹,統統稱其為皇后。如果和皇帝感情不錯,在私底下,皇帝也許會稱呼其名字。不過,閨房中的事情無定制,誰也不好說,如果是你,能讓皇帝老公在房裡稱呼你的乳名,就證明你的確能得老公寵愛啊。

那孩子呢?你要是皇后,便宜就占大了,皇帝的所有孩子,不管是不是你生的,都得稱呼你一聲「皇額娘」,畢竟你是國母嘛。當然,有這麼多孩子未必是好事,尤其如果當中沒有一個是你親生的,那你這個媽就要拿出點高瞻遠矚的智慧來了。

那你和其他姊妹們該怎麼相互稱呼呢?關係好一點的,平時多走動的,在私底下確實可以姊姊妹妹相稱。如果你的「閨蜜」同時在場,那就在前面加上一個字,比如人家是容妃,就叫「容姊姊」。當然,這只是非正式的場合,如果當著很多人的面,或者請安問候的時候,就不能姊妹相稱了,得規規矩矩地叫人家的封號和位分,比如「熹貴妃」什麼的。

到了下一代,康熙朝有明確規定,皇子們在賜名後按照排序稱為「皇×子」,當然,這是在正式的文書上出現的,或者在和朝臣們討論某位皇子時的稱呼。如果是當面遇見了,那就稱對方為「阿哥」,當然在前面還是要加一個排序,「三阿哥」、「五阿哥」什麼的,注意這「阿」字發第四聲,「哥」字則發輕聲。

阿哥在未封爵之前,稱呼非常單一。反正你也沒有多少機會見到人家,見到了,按理也是人家得先給你行禮(如果你位分夠高),你只要頷首回應就行了,要是有心呢,關心一下人家的學業,也能為你博個賢良的名聲。

那皇帝的女兒們呢?在很多關於清朝的影視作品中,經常會聽到「格格」這個稱呼,尤其是這一部《還珠格格》,簡直伴隨了八○後這一代人的成長了。可是「格格」這個稱呼卻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格格」其實是滿語的譯音,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小姐、姊姊的意思。在清軍未入關之前,格格這個稱呼是很常見的,但也只限於貴胄之家的女兒,平民百姓是不能用的。皇太極入主中原之後,逐漸開始統一後宮中的稱謂,因為歷代稱皇帝的女兒都叫公主,於是清朝也沿用起了公主的稱呼。

《清史稿》中有著:「公主之等二:曰固倫公主、曰和碩公主。」在滿語中,「固倫」是天下的意思,唯有皇后與皇帝生的女兒,才配得上這「固倫」二字。其餘嬪妃們所生的女兒,則為「和碩公主」。但這所謂的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並不是生下來就能尊享的,必須得等皇帝爸爸封,在未受封之前,公主們也不過是統稱小公主。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好了,主要的人物關係都理清了,只要照著喊就行了,基本上不會出什麼問題。還有一些人,他們不會經常出現在後宮中,但瞭解一下誰是誰,誰跟誰是什麼關係,也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和皇帝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各位叔伯兄弟,他們到底被分為幾等,見了面又該怎麼個稱呼法呢?

在努爾哈赤確立了八旗制度之後,封了那些子侄為八旗的旗主,統稱為八和碩貝勒。皇太極繼位後,建立了貴族封爵制度,把爵位分成了五等。到了順治朝,正式將爵位確立為十二等,分別是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這一等一的親王,一般人是不用去豔羨的,通常情況下,這個位置只留給皇室宗親們,且是皇族的嫡親,比如皇帝的哥哥弟弟可以封為親王,還有皇帝的兒子也可以直接封為親王。

親王的兒子,一般就封為郡王,這是「世降一級」的老規矩,一來能防止這些王漸漸坐大,起謀逆之心,二來也要設立點獎勵機制,好讓大家為國效力呀。當然,也有那種老爸立了不世之功,皇帝特許爵位世襲罔替的,這種俗稱「鐵帽子王」,如不犯大錯,永不降級。

到了貝勒這個級別,除了皇帝的兒子可以封之外,皇族其他人的兒子也可以封為貝勒。貝勒的兒子封為貝子。剩下的,在皇族中就不常見了,而你在後宮之中更是少見,因此,只要記住那些個近親就行。

其實順治爺在制定爵位等級的時候,也把「格格」的等級確立了一下。這裡的格格就不是指公主了,而是指皇帝之外的皇親所生的女兒。

格格被劃分為五等,即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

郡主又稱和碩格格,為親王所生的女兒。而郡王所生的女兒稱為多羅格格,即縣主。貝勒的女兒是郡君,稱呼也是多羅格格。貝子的女兒為縣君,稱為固山格格。地位最低的鄉君一般是鎮國公、輔國公的女兒,她們則直接稱呼為格格。

所以說,《還珠格格》中,不管是紫薇還是小燕子,都不可能被封作什麼「格格」的,從紫薇的角度上來說,雖然她的母親只是一介平民,可畢竟她是龍種,好歹也是個公主,皇帝要封,也得封為和碩公主,這才對得上品級。

《還珠格格》的紫薇不該叫格格?解答清朝皇族的稱呼_img_1

本文節錄自:《你不知道的大清後宮真相》一書,林月著,商周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