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月球看地球,會是什麼樣的視野? 什麼樣的高度?
成醫療體系董事長張育美,她花了2年的時間,一次遊遍8 間世界頂級商學院,她的同學都是中國及世界各大企業的CEO,讓她看見完全不同的世界。
態度決定高度,眼界決定世界。她選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設計給企業經營者進修的全球CEO 課程,到倫敦商學院、哈佛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西班牙IESE 商學院、法國INSEAD 商學院藍海學院等這些歐美頂尖商學院,直接與名師交流學習。
很多CEO 有錢,但沒有時間,有的CEO 有錢、有時間,但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但是高雄醫學院畢業後創業的張育美認為,終身學習是CEO 必修的功課,因為有了全球視野,才能用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快速變遷的中國和全世界。
高貴、熱情、開朗、積極,是張育美給人的第一印象。她與夫婿成立天晟醫院,為了讓自己有能力成為一位能夠引導企業走向成功的CEO,剛開始選擇地緣較近的中央大學EMBA 班就讀,之後,在一次至英國探望小孩的機緣下,看到前往「劍橋大學」的路標,從此,激起她想出國留學的無限熱情。
這位台灣第一位走遍全球8 大頂級商學院的女董事長,從這次學習經歷當中看到了什麼? CEO 教你的10 件事,以下是張育美的精采分享:
Q:遊學世界頂級8大商學院,您當初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
A: 我要給年輕人的第一課,就是視野。很多人一生只在地球上看月球,如果能站在月球上看地球,視野完全不同。
我是個很熱情的人,前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先生跟我說,做飯店和做醫院都一樣,要有不可救藥的熱情。我一直很想把醫療這個冰冷的行業轉變成很人性。
看看我們醫院的形象廣告,都是快樂的、跳躍的、飛揚的,我想把醫院經營做出差異化,有快樂、有熱情、懂得正面思考。
過去在醫院的經營上,我經常仰賴自我的經驗與直覺,做決策時或請教同業先進或理性分析,但事倍功半。我想如果參加系統課程,學習全世界頂尖CEO 的領導與決策,在經營事業上會更有效率與信心。
遊學世界頂級8 大商學院,讓我建立了全球視野,站在不同高度,也開啟了我的領導與智慧之門。
Q:中國崛起後,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中國原創商業思想,您不但是台灣中央大學EMBA,也就讀過大陸的中歐管理學院及長江管理學院CEO 班,您對中國原創商業思想有什麼想法?
A: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耶穌只有兩千年。漢朝史記,記載了多少的帝王的興衰,像獲利極大化,在史記貨殖列傳陶朱公早就有了。CEO 班與一般高階專業經理人有什麼不同?就讀中央EMBA 時,我的指導教授林子銘認為獨立思考很重要,常拋出各種衝擊性問題,像《史記》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邦自評前方作戰( 行銷) 不如韓信,後方供應鏈補給與人力資源參謀不如蕭何,運籌帷幄、謀略決策也不如張良,可是為何這些人不能當皇帝,而他卻坐上九五至尊?因為劉邦懂得用人的藝術。
長江和中歐兩家中國頂級商學院CEO 班同學都是中國大企業的CEO,他們都有全球頂級教學資源,淬煉東西方歷史人文底蘊,孕育中國原創商業思想,為中國培養世界級的CEO。20 年前創業時候的我,喜歡讀孫子兵法,那是戰術,但是現在的我讀史記,古文觀止,希望能追求另一個更高的境界。我給30 世代第2 個建議是,要讓自己站在頂尖的高度,把自己整理好,學習策略性的系統化思考。
Q:倫敦是世界金融城,最近全球金融體系出現很大問題,您在倫敦商學院及其他頂尖商學院中學會什麼?
A :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我練策略直覺。我的教授威廉‧達根說,直覺有三種,一個是一般直覺,看到烏雲滿布,知道會下雨;另外就是專業直覺,醫師的專業直覺是這刀要不要開?這刀開下去會怎麼樣?還有要怎麼開?策略直覺是最難的,因為策略直覺,要經驗、知識,還有反應力跟聯想力。
在戰場上,剎那之間決定生死,南北戰爭有位約翰‧賽奇威將軍,在決定要前進還是後退時,他評估那個槍是古老的槍,要20 公尺以內才打得過來,結果他還沒講完就被一槍斃命。這就是策略性直覺,有時候一秒鐘都不能閃失,你說將軍可以一下子決定嗎?那要看他平常要多practice(練習),我給30 世代的第3 個建議就是,平常碰到議題時就把它當做case study(個案研究),讀一遍、思考一遍,case study 是一種反思,也是練策略直覺最好的方法。
在法國INSEAD 商學院藍海學院,我學到不要靠競爭而取勝。靠競爭去紅海廝殺,耗時耗力,我給30 世代的第4 個建議就是,要學會開創無人競爭的藍海市場。我很喜歡賈伯斯的那句話,「如果你能成為海盜,為何要加入海軍?」如果你有做海盜的本事,幹嘛要當海軍,說Yes Sir?海軍聽命,只能在框框之中,現在全球需要的是一個突破框架敢創新的人。
在哈佛商學院,我們有做一個求生遊戲,他在測你的思考路線。有8 個東西給你選擇,假如飛機出問題,降落在某一個地方,然後要你在野外求生,遍地都是蕨類,你會想要拿什麼工具?有輪胎,也有繩子,一大堆工具,看你要拿哪個?有人選擇刀子,因為可以剖竹子。你要思考,當你面臨危險時,你會如何解決,什麼又是自己的優勢或盲點。我給30 世代的第5 個建議就是,人生也是一樣,練習一下,當你面臨危險的時候,你會想要抓住什麼?
CEO 學習之旅,同時也是人文素養之旅。10 萬公里世界8 大名校遊學之旅,除了管理理論與個案學習外,課程也安排參訪紐約證交所、蘇富比拍賣中心、波爾多酒莊、西班牙桃樂絲酒莊、英國大英博物館、紐約百老匯。最令我難忘的是西班牙納瓦拉大學IESE 商學院,米哈教授從小提琴中教管理,他先用小提琴拉一曲給你聽,從慢到快,然後停下來,讓你去共鳴。當時他拉了一個波濤洶湧的曲目給我們聽,他說音樂家是要表演的,企業家是不是也要表演一下?當你碰到事業競爭波濤洶湧,像現在IT 這種行業,你要如何表演?我的第6 個建議是,要學會傾聽,與人共鳴,才能了解被隱藏起來、一般人看不見的需求。
Q:您是台灣成功的女性創業家,您認為女性創業家需要什麼特質?
A:女性創業家特質最重要就是正面思考。我去世界這8 大名校後,許多人會說,完蛋了,中國太強大,贏不過他們,可是我就會想,中國那麼強大真好,因為我同樣身為華人。對於同樣一件事情,我就會有比較正向的解讀,正面思考,是我給30 世代的第7 個建議。
當旺盛企圖心轉成能量,除了熱情之外,熱情必須是在discipline(紀律)之下的熱情,不是那種行為不能控制的熱情,我的妹妹是教女性教育,按她說就是manner(態度)。像我在倫敦的CEO 課程中,一位接待我的留學生,剛自帝國理工學院畢業,在倫敦的銀行工作,我發現她很會把握時間做自我介紹及推薦,表達事情條理分明,應對進退也得體,她表現出來對自我控制的智慧,令我印象深刻,因此,我給30 世代的第8 個建議,熱情必須是在discipline(紀律)下自我控制的智慧。
另外,女性創業者一個很大的特質,就是關心周遭的人,像開會的時候,我都會跟同事說,開會的時候不要瞳孔放大,千萬不能發呆,一定要眼神要很注意,這個世界競爭那麼激烈,是沒有辦法讓你發呆的,這是非常沒有競爭力的行為。我的第9個建議是,不要發呆,要關心周遭的人。
在我給別人的印象裡面,我都是快樂、跳躍、飛揚的,當其他人把醫療業做得冷冰冰的時候,我把醫院經營得很快樂,這就是差異化。我的第10 個建議是,用快樂的心去經營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