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把日子過成一首詩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5-04

瀏覽數 23,300+

把日子過成一首詩
 

《新週刊》雜誌社出版的《私享家》中有一句標題我非常喜歡:「慢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智慧。」

我想,這裡所說的慢,應當是一種從容冷靜的生活狀態。

以「一個人」系列著稱的日本繪本作家高木直子在《一個人住第五年》中,描述了一個小女人溫馨美好,有些調皮寂寞的生活狀態,悲喜交織,細碎真實,用那種有血有肉的獨特的日式細膩情感,慢慢滲透進每一個讀者的心。

這種生活,是在歲月之中緩慢地顯現出來的。「把日子過成一首詩」,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大多數人誤以為自己有生活、懂生活、愛生活,但生活的本質,卻並不僅僅只是為了生存;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到了某種狀態,便能享受到期待中的完滿幸福,用力追逐卻終究顯得有些空洞;很多人都渴望「生活在他鄉」,但是最好的生活,往往就是「生活在此處」。

生活是一種享受人生的態度,吃得香、睡得著、有三五個知己好友,可以感受生命、自然、萬物及人生,運動時有、讀書時有、下廚時有、賞月時有。

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忙,每個人都在趕路,卻鮮有人能抵達心靈可以休憩的家園。

總有人誤以為有錢就有了生活,但經濟只是維繫高品質生活的重要保障,並非是唯一保障。

也有人誤以為有了事業就有了生活,卻不知職場的恭維,網路上大量的粉絲,還有財務報表的數字,只能提供短暫的快樂。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有家,也並不等於有了生活,當我們步履匆忙的時候,家,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旅館。當我們沒有與家人一同迎接過清晨的第一道陽光,沒有帶著欣喜與歡樂去裝扮屬於自己的房間,家是一份為難的煩惱,難以讓人有心靈的皈依。

即便像盧梭所說:「當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之中」時,總有一些更高的能力和智慧,讓我們能從內心流淌出緩慢的平靜和智慧,慢慢品味歲月的每一點每一滴。如同蘇軾詞作中的那句:「此心安處即吾家。」鎖定自己擁有的此生旅程,品味美好生活體驗與情感記憶。

《浮生六記》中記載過沈三白和芸娘,家道中落後,夫妻兩人只能喝粗茶。芸娘用紗布包上粗茶,太陽下山後,揀一朵將開未開的荷花,扒開蓮花花瓣,將茶葉放進去,再用細線重新捆好。第二天早上露水將息,朝霞未起,茶葉包拿出來,當晚再找一朵新荷放進去紮緊。如此三天,粗劣的茶葉裡,夫妻倆亦能品嘗出清雅的荷香。

什麼是精緻典雅的生活?什麼是從容優雅的人生態度?這樣的生活,不一定要和富裕綁在一起,它是一種品質,是一種自然的狀態,是內心深處對美好永不停息的嚮往,而不僅僅只是一種儀式或形式。

當你拎起一塊抹布,彎下腰,雙膝著地,把地板的每個角落擦拭乾淨時,內心也變得清澈明白,彷彿生命中的雜亂及焦慮都被自己擦拭過了。彎腰可以讓你謙卑,而大掃除,擦亮了家庭,也擦亮了心靈。

人們無法選擇出生,但可以選擇讓自己過什麼樣的生活。優質生活的引領者,總能發現:「美好靜候在靈魂深處,在等著他們去心領神會。」

把日子過成一首詩_img_1

本文節錄自:《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一書,采薇著,圓神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