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梵谷病重期間的記憶模糊,沒有人真正知道那一晚究竟發生了什麼(只有高更的一面之詞),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猜測。爭論主要集中在兩點:梵谷是將整個左耳割下還是僅僅切了一點耳垂?他為什麼要把左耳送與妓女?美國作家伊爾文.史東(Irving Stone)在《梵谷傳》(Lust for Life)中寫道:梵谷結識的妓女曾多次開玩笑說,如果他沒錢了就可以用耳朵當成嫖資。這部小說被好萊塢拍成電影,伊爾文.史東的說法幾乎為了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
2016年,一位居住在亞爾的愛爾蘭女作家墨菲(Bernadette Murphy)出版了一本叫做《梵谷的耳朵:真實的故事》(Van Gogh's Ear: The True Story)的新書,揭示了她耗時7年的研究成果。她好不容易找到了《梵谷傳》作者伊爾文.史東的檔案材料,發現伊爾文.史東於1930年採訪了當時唯一活在世上的當事人——為梵谷處理傷口的雷伊醫生(Félix Rey),並請醫生親手畫出了梵谷的耳傷圖(現存梵谷美術館)。該圖證實了被切掉的是梵谷的整個左耳。
為了解開梵谷把自己的殘耳送給妓女之謎,墨菲居然找到了這位名叫蓋璧兒(Gabrielle)的亞爾女孩的行蹤。當時她只有19歲,是亞爾妓院的清潔工。梵谷在巴黎時就曾遇到過她,她在巴黎短期停留期間被狗咬傷,在診所接受治療時跟梵谷哭訴,擔心自己以後會留下醜陋的傷疤(梵谷在信中也曾提及此事)。梵谷在病情發作時失去了理智,一切行為只受潛意識的控制。他充滿宗教情結的「救贖」意識促使他把自己當作聖徒,要拿自己的身體去救助可憐的人。於是他把殘耳獻給了蓋璧兒,還說了一句《聖經》中的話:「你會將我牢記心中。」
其實,梵谷對藝術的追求何嘗不是一場救贖。生活中接連不斷的挫折更加堅定了他對耶穌基督的信仰,視終生受苦受難為替世人贖罪的正途。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梵谷一生遇到了無數坎坷,可他卻愈發執著地去進取。
本文節錄自:《藝術天才的巔峰對決:藝術史上遇強則強的競技傑作》一書,姜松著,原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