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〇〇二年的新書簽名會上,有位男子走向我,問我:「還記得我嗎?」
不記得了。
「高中時,我們搭同一輛公車,」他解釋。他現在和那所高中還有聯絡,問我願不願意回學校演講。自從一九九一年我的兒子尚恩滑雪意外喪生後,我幾乎停掉所有公開演講。一九六〇年以後,我再也沒有走進那所學校。我一直假裝生命中的那段歲月不算數、不是真的。
現在,眼前這個我記不得的人,卻希望我回到過去那段連我自己都很陌生的歲月?起初我心想,絕對不去!但後來我頓了一下。
這不是偶然。這是人生旅程其中一站。
大部分的人會把自己想記得的事情拍照留念。這種照片我一張也沒有。我把四歲到二十四歲這段期間的照片全銷毀了,如果有也不想看。我甚至想盡辦法毀掉我青少年時期的所有照片。我恨自己到了極點。如果世上還有其他比「恨」更強烈的字眼,我一定會用,因為這就是我對自己的感覺。
三歲起,媽媽就對我說,我的誕生是個意外、是個累贅。我很難過,媽媽因為我被困住了。我把自己的生命區隔成兩段:一段是戒酒前發生的事,另一段是戒酒後的事。我想忘記前半段,但現在我卻要回到過去。
後悔錯過的人生
那天早上,我回到以前念的那所高中,走上講台。我的老師多數都還在世,他們紛紛上前和我打招呼。老師親切的態度讓我很感動。我到底有多恨自己,以至於我整個青少年時期什麼都看不到、什麼都感覺不到?或許上天沒有失職,或許沒盡責的人是我,我沒有照顧自己,也不愛自己。那些日子我的心裡裝滿了恨,錯過人生精彩的一段。現在我很後悔。
校長向大家介紹我是誰,然後說要給我個驚喜。「我找到兩張妳的照片,」他說。
校長使用投影機,在我後方的牆面投射出照片。我轉身盯著照片,努力保持鎮定。照片中的女孩比本人還要大──這個我很痛恨、遺忘很久的女孩。在我的腦海中完全沒有這個女孩的身影。台下學生笑了。「妳現在看起來很不一樣,」有個小女孩說。我望著牆上那個女孩,很醜,戴著厚框角質眼鏡。我在自己的眼中看到深深的痛苦與無盡的黑暗。我一時喘不過氣來,覺得內心好像有什麼鬆動了。幸好我的演講經驗很豐富,假裝什麼事也沒有。我回過頭來面向學生,說了個笑話逗大家哈哈笑。
會後,有些學生向我道謝。有些人想要跟我說他們的故事。只要能夠幫助一個學生不要像我以前那樣恨自己,那麼這次演講就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
面對自己的痛苦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面對自己過去和現在的感受。我知道這些感覺很重要。釋放情緒可以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帶來立即的轉變。尚恩過世以後,我沒有服用抗憂鬱藥,不是因為吃藥不好,而是我想面對自己的悲傷。我以為我已經把以前的情緒處理好了,但是直到走出學校的那天,才發現不是這樣。
那天當看到自己照片的那一瞬間,從我內心鬆動、釋放出一股濃重黑暗的力量,一開始我不知道那是什麼,甚至也哭不出來。後來,當我終於流出淚來,痛苦卻沒有因此減輕。我陷入憂鬱,我覺得好像被錨套住往海底拉,快溺死了,我無法把錨解開,游不動、也浮不起來。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感覺,或者和什麼事有關。這是一股殘酷無情的力量。我才覺得恢復正常,馬上又被這種感覺往下拉。我快要喘不氣來了。這種感覺與哀悼尚恩的過世不一樣,這兩件事完全不能比較。但是根據我過去的經驗,我從未遇過這麼沉重、令人困惑的力量。
我想逃離童年和青少年時期
這種感覺持續了好幾個月。有個在服用抗憂鬱藥的朋友勸我也要吃藥。我拒絕了。這不是單純的憂鬱。有一天我突然懂了:這就是我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感受。這就是我十二歲起就一直很想處理的東西,我想逃離它逃得遠遠的──我想把這個階段的感覺切掉,丟到身後。
我心想,那時我沒自殺實在不可思議。其實以前我自殺過幾次。當年的我絕對沒有能力處理這些情緒問題。當時這種問題沒有協助的管道──人們不了解這種問題,不懂得怎麼治療。現在的我即便用盡所有方法,要處理這些情緒還是很勉強。
就在這個時候,我了解了互依成癮的行為根源。雖然酗酒和使用毒品會使人上癮、毀了自己,是最至關緊要的問題,但它們也救了我一命。那時我一直想要解救自己,想驅散所有痛苦,問題是沒有藥可用。喝酒和嗑藥是一種另類的救命行為,但是它們後來會變成一種疾病。
我不是找藉口把這種行為合理化,我是想找尋原因。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是有原因的,譬如,有的孩子會跑去喝酒或吸毒,是因為他們想治療自己的情緒。問題是,這種解決方式會變成一種潛在致命的疾病。互依成癮的行為和依賴酒精、毒品一樣可能致人於死。這種行為確實會出問題。只要我們對酒或毒品上癮了,我們就知道自己完了。但是當我們有互依成癮的行為時,只看得到別人的問題,自己怎麼看都比別人好。
幫自己鬆綁
回到以前就讀的高中還有一個收穫:我原諒自己當時酗酒與嗑藥的行為,幫自己鬆綁。我再也不用假裝過去那段歲月從不存在,因為我終於發現它有多重要。我以前酗酒的經驗是有其意義的。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包括那些我們覺得做錯的事,都是有意義的。
有時心裡的痛苦會不停增長,逐漸演變成生理上的問題,形成名符其實身體的痛苦。有些行為的養成是漸進的,慢慢會演變成嚴重的身體與心理或情緒疾病。因為疾病會加重痛苦的感受,當事人會更積極想尋求解救的方式。
不要心急,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每個人都會遇到問題,都有自己的問題,每個人都在學習。重要的是,處理問題,正視潛在的問題。
練習面對自己
1.寫下來
你是否想過自殺、經常舊病復發、感到沮喪、覺得被困住了、很困惑,但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把你的答案寫在這裡。____________
2.愛自己,包容你的疾病或問題
如果你還沒原諒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有這些狀況、為什麼會生病,現在開始用下面的方式肯定自己,或者自己寫一段也可以。我原諒自己,接受自己有________的問題。我很感謝這些問題,它們讓我學會很多,帶給我的收穫很多,感謝所有我必須學習的東西。然後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看著自己的眼睛。把剛剛那段話大聲說出來,一天說三次,連續說二十一天,或者直到這些話出自真心為止。該是你原諒自己的時候了。
本文節錄自:《練習設立界線:在愛裡保持距離,將那些無法掌控的事情全部放手》一書,梅樂蒂.碧緹(Melody Beattie)著,林曉芳譯,遠流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