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當你以為只有花大錢升級設備才能解決問題時,也許一個小小創意就能大幅改變現況。從電梯等待到機場接送,這兩則生活中的微小靈感證明:創意,有時候比技術創新更能真正解決人的焦慮與不滿。
前陣子,聽到一個關於創意的案例,在某辦公大樓中,許多樓層的用戶抱怨電梯速度太慢,等電梯時間太長,非常浪費時間,要求大樓管委會提出解決辦法。管委會請電梯廠商過來報價,報價單中寫到,若要替換電梯CPU,還有使用的面板、鋼纜等,大幅度地更新調整,總計需要新台幣數百萬元的預算,就看用戶們決定是否更換。
創意解決問題,還節省成本
當大家嫌貴但又猶豫不決時,有一個住戶提出一個創意的想法,他說,我們可不可能在每樓層的電梯間,加上落地的大型連身鏡?裝上以後,每次在等電梯時,我們就可以看見人生百態,女士們藉機補妝整理儀容的人不少,還有很多人會藉機觀察他人。因為透過鏡子,目光沒有直接交集,所以不論是看帥哥或是瞄美女,都不會太尷尬,而在這樣的行為下,等待基本上就不是問題了。果真,在放上落地連身鏡後,再也沒有人抱怨等電梯花時間了!
相較於原來的「設備替換的升級方案」,一個小創意,就把事情解決,能省下的金額真的相當可觀,這令我聯想到數年前的親身案例。大約30多年前,手機已被創造出來,但還沒有大幅度普及的年代,公司領導人老媽常要來回兩岸出差。在她回台時,只要老爸有空,雖貴為董事長,還是常親自開車去接老媽。
當年的手機聯絡並不算普遍,接機的老爸需要等待在出關處,等老媽拿到行李後再跑去開車。停車場離出關口至少400公尺,老爸就算是用跑百米速度,過去開車再回來接,也要至少6~10分鐘。屢次在老媽上車後,她會忍不住抱怨:「怎麼這麼慢?等很久ㄟ……。」
面對老媽的抱怨,老爸只能苦笑,因為已經百米衝刺而滿頭大汗了,但還是會被嫌,但念頭一轉,心想,老婆的抱怨也合理。在等車的人,看著車一台一台地過,我們平常等一分鐘的紅綠燈都嫌長,更何況是比紅綠燈好幾倍的時間呢?
山不轉路轉,老爸想出一個簡單的創意,立即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買了一份晚報,在接到老媽後,就把報紙塞給她,然後老爸再從從容地散步去開車!當車抵達時,老媽都還在專心的看報紙,不知道車已經到了,老爸還要按一聲喇叭,老媽聽到後才上車。上車後,老媽馬上跟老爸討論最近的頭版時事或是股票漲跌……,從此再也沒抱怨過「怎麼那麼慢了」!
以上這兩個例子,都是用成本極低的創意,解決了問題,或是說滿足了需求!
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才是重點
等電梯的關鍵,其實不是電梯的速度,而是等電梯這件事本身很無聊,沒幾秒都會讓人覺得浪費時間,所以要能夠解決這個「無聊」的問題才是關鍵,否則僅是系統更換、電梯硬體提升的再快,大家也還是覺得慢,因為快與慢本來就是相對的感覺而已!
同理,老媽在拿到報紙後,由於出差離開台灣幾天,當然會想趕快知道台灣的相關消息(與現在網路的發達,當然不可一概而論)。當她專心看報紙的時候,等待的本身就不是問題了。要不然哪怕老爸是台灣百米賽跑的奧運代表,衝去停車場再開車回來,也一定還是會被嫌「怎麼那麼慢」!
創意,有時候能夠比技術發展、硬體更新,更能夠解決問題。但,最關鍵的,是你有沒有問對問題、找到問題,才能夠知道要怎麼解決問題、處理難點。所以,懂得提問,往往比能夠回答,更為重要!
P.S.現在有了手機,我在拿行李的時候,就可以通知車子過來了,就算中間有時間落差,等待的時候,有手機可以讓我輕易地打發時間,也不需要去買報紙。科技的進步,還是很厲害的……。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英國愛丁堡大學訓練與發展管理碩士,臺灣大學、復旦大學雙EMBA,識富天使會聯合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