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簡報中點餐來吃 挪威人充分利用時間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12-24

瀏覽數 8,900+

簡報中點餐來吃 挪威人充分利用時間
 

慎重看待飯局:午餐可能是你的門票

在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合作時,你籌畫安排午晚餐的方式,可以傳遞巨量的訊息──這往往是在無意間,就像我在某封電郵裡所發現到的那樣。一家全球酒類批發商的阿根廷主管吉列爾莫‧ 諾伊,給我發了封電郵:

去年我與幾位同事去拜訪一位挪威的散裝酒客戶,有過一次奇特的經歷。當時我正在做簡報,向這些挪威人介紹我們的阿根廷營業處,並且描述我們的貨櫃船穿越峽灣所經歷的艱難挑戰。一直到那一刻之前,我都認為簡報進行得相當順利。

然後有位挪威人非常有禮貌地打斷我,告訴我他們點了一些三明治與飲料,在開會期間可以使用。我真的很驚訝,這個訊號表示他們對我正在講的事情不感興趣。在我橫越拉丁美洲的三十年工作經驗裡,從來不曾遭遇過像眼前這樣的事。

我很困惑,不曉得該怎麼辦。他們很顯然只對三明治感興趣,我應該繼續講下去嗎?我當時終究還是完成了我的簡報,但對於自己在這邊演說,他們卻在旁邊吃午餐的狀況,感到愚蠢極了。

會議結束後,我跟挪威籍同僚談到我的感受,這真是災難的一小時啊。他說我誤會了,那樣的狀況很正常。他說挪威人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常常會這麼做,這是一個尊重我們的時間的表現,他們想要聰明地運用時間。

諾伊實際上仍然認為,挪威同事的話只不過是為了幫忙排解他的情緒。直到他參加了我帶領的課程,那次談的是跨文化信任的建立,他才發現這場午餐的「災難」, 真的只不過是一個「訊號相互交錯干擾」的事件。

這裡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增進信任的辦法相當簡單,通常只需要在你的個人預期和舉止上略微做些調整就好。

第一個辦法很容易。如果你來自一個任務導向的社會,正要招待比較關係導向社會的同事,那麼你可以多花點時間和力氣安排飯局,邀請他們參加。在餐敘的時候,把時間花在了解你的合作夥伴這個個人,而不是討論生意上的事。假使現在是你去探訪關係導向文化,那麼請別把比較長的午餐時間錯想成浪費。如果你能利用這段時間發展個人關係,多增進一點情感上的信任,到後來這些聚會反而可能成為這次商務旅行中最重要的一環。

反過來如果是關係導向社會的人,要去招待任務導向的客人,不要完全捨棄社交活動,放手去安排一場一小時的午餐,他們鐵定會喜歡。但是如果飯局時間要延長到九十分鐘或者更久,請事先告知。你可以隨意邀請任務導向同事夜裡外出,但是如果他們有人選擇回旅館去休息或查收電郵,不要為此生氣,這在任務導向文化來說,是很正常合宜的反應。

幾乎在任何文化中,飯局都是建立信任的有效工具。但在某些文化中,共飲—— 尤其是含酒精飲料——也同等重要。

有一回我為一對即將搬往日本的德國夫妻進行訓練課程,廣樹來支援我,他是一位聰明又有趣的日本文化專家。這位德國人請教廣樹,要如何才能讓日本同事告訴他當下真正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那麼拘禮又安靜,我擔心如果沒能建立必要的信任, 那就無法從他們那裡獲得我需要的資訊。」

廣樹靜靜想了一會兒,然後眼裡略帶詼諧戲謔,他這麼回應:「最好的方法是跟他們一起喝酒。」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喝酒?」德國客戶問。

「是的,喝到你醉倒為止。」

廣樹這話讓我回想起,我有史以來第一次搭乘東京地鐵時的事,當時看到幾群日本商人經過一夜徹底喝到掛的社交後,踉踉蹌蹌穿越車站,現在我明白了他們正是在遵循廣樹的建議,而且是「徹底奉行」。

如果看信任刻度上日本的位置,他們是關係導向的文化,雖然不像中國或印度那麼偏右。白天裡,日本人通常顯現的是任務導向的態度,但入夜後發生的事,才是生意成功與否的關鍵。

在日本的文化裡,維持群體和諧與避免公開衝突,是凌駕於一切之上的最高目標, 而喝酒提供了機會,讓你能拋開禮節束縛,表達真正的想法。飲酒給了人很好的社交平台,在這裡你可以分享內在的真實感受。這時候的感受,真心話的成份比場面話多; 同時也可以看出,哪方面有惡情緒或衝突即將爆發,在它轉變成問題前,先努力宣洩出來。而後這一夜所有說過的話,隔天都絕對不會再被提起。因此飲酒這件事,是日本人一個很重要的連結儀式,不只是對客戶,對自己的團隊也是如此。

許多日本人利用飲酒來鍛造連結關係,正如同以雙語結合創造的一個新詞nomunication 所傳達的那樣;以日本語的一個動詞nomu(漢字為「飲」,意思是「來去喝酒」),結合英語的communication而成。日本銷售人員經常藉由飲酒來拉攏客戶, 因為他們知道,儘管在這類社交活動裡絕不可能敲定什麼明確的交易,但是沒有這個卻是萬萬沒辦法拿到生意。當然,利用飲酒來增進信任並不是日本人才有的習慣,在整個東亞,不管你是在中國、泰國或韓國工作,陪同客戶和合作對象一起狂飲,都是增進信任過程裡的一個共通手段。

許多來自任務導向文化的人搞不懂,「這些人我給他們良好印象都來不及,為什麼反而要當著他們的面,冒這種出自己洋相的風險?」他們感到納悶,但這也正是重點所在。當你與一位生意夥伴一同喝酒,酒過一巡時,你也讓對方看到了你無所隱藏。而且當他們與你一起「喝到掛」時,那也是在告訴你,他們願意完全卸下防備。「別擔心自己看起來很蠢」,廣樹向我們這位德國主管再三保證,因為看到他已經開始緊張不安地搓著手。「你在夜裡越是願意放下社交障礙,他們就願覺得你值得信賴。」

酒精不是唯一建立商業關係的方法。如果你不喝酒,當然可以找到其他途徑共同娛樂休閒;在日本,可以去唱卡拉ok 或是泡溫泉,也都很有奇效。如果是禁酒的阿拉伯文化,那就忘記啤酒這回事,改用喝杯茶來讓彼此放鬆。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簡報中點餐來吃 挪威人充分利用時間_img_1

本文節錄自:《文化地圖:掌握「文化量表」讓自己成為國際化人才》一書,艾琳‧梅爾(Erin Meyer)著,李康莉、唐岱蘭譯,好優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