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三番兩次問我,為何不做有動態的街頭或體育攝影,食物靜態欠缺活力,沒人看吧。我未多加理會,總覺得向他人解釋自己的喜好是多餘,但又覺得似乎該跟他說說食物攝影是有動態的。
食物攝影的動態有字面的意思,也有構圖的安排。憑字面為倒、搖、流、切、取、食等動作。構圖的動態則透過線條、色彩、物體或形狀引導觀者看圖的動線。一張好的照片本身即具有引導視線的能力。動態的構圖在「構圖元素」一章已提過。此文要說的是動作的拍攝,包括人的動作和食物的動作。
當相機將移動中的細節凝固定格,世間萬物彷彿暫停,你當時的思緒和情感也在那一刻靜止。而所有動作中,又以瞬間捕捉的蒸氣最常在食物攝影現身,因它一來可為靜態的食物影像增添動感,二來為熱鬧紛擾的畫面帶來靜緩。如果你會拍蒸氣,其他動作亦能掌握。我用步驟的方式來解說蒸氣的拍攝。
步驟一:光
逆光和側逆光是拍蒸氣最好的光向,能照亮蒸氣,又不打擾其他道具。
步驟二:構圖
蒸氣是動態的,拍攝前把構圖和造型做好,再將液體倒入容器裡。依光的方向選定拍攝地點,接著布景或利用現成場景。以深色背景與蒸氣對比,能突顯蒸氣的存在;然而,所謂深色背景並不一定要黑色,只要可與蒸氣明顯相對。此外,別讓背景有過強的光直射或反射,否則會減弱與蒸氣的對比。重要的是,畫面留些空間給蒸氣,且用低角度拍攝,方能展現蒸氣完整的繚繞姿態。
步驟三:調整光
在光源的對面放張反光板,柔化陰影並增加亮度。至於減光板,則視場景需求使用。
步驟四:溫度
每個人對蒸氣的模樣要求不同。我會考慮蒸氣源即食物或熱飲的實切性。若拍咖啡,盡量避免拍出的蒸氣像水在爐上正燒開的大片熱氣騰騰。拍活力十足的蒸氣得用沸滾的水。拍攝過程,蒸氣動態漸緩,用筷子攪動液體,蒸氣便再度活絡。天冷溫差大,比夏天好拍蒸氣,而鍋蓋剛掀開、倒水時的蒸氣亦較密集明顯。
步驟五:拍照
要拍出蒸氣緩升的樣子,而非一片白茫茫,有賴快門速度。慢速快門無法抓到蒸氣快速飄動時,其動作間細微的差異。好比拍行走中的路人,高速快門可拍到對方清楚移動的瞬間;而慢速快門拍出的人會糊掉,對街拍或許是意境,對食物攝影不盡然。熱氣翻騰的蒸氣移動速度快,我會考慮快於 1/160 秒的快門速度。更慢的快門速度亦可,但拍下的蒸氣形態不如高速的明顯固定。高速快門同時能捕捉倒液體時濺起的水珠。建議嘗試不同快門速度,拍出不同形狀的蒸氣。高速連拍是不錯的選擇。
圖 5-2 是典型的逆光拍攝。背景顏色非一般認知的深色,卻因與蒸氣有對比,且有光照亮,仍可拍出蒸氣,只是較不明顯。相機與小桌間有反光板,為蒸氣和杯子補光。當蒸氣成緩緩細縷,我可用較慢的 1/40 秒拍。
圖 5-3 用深色背景,且藉側逆光照亮咖啡的蒸氣。拍的既是咖啡,我不特別想要蒸氣翻滾樣,盡量符合實際。我認為安靜低調的蒸氣更有靜謐氛圍。快門速度 1/250 秒。光的對面,即畫面的左下方有反光板。
液體飛濺的速度比蒸氣快很多,得用更快的快門速度捕捉瞬間。圖5-4 的快門是1/1000 秒。背景色無多大限制,與液體有反差較好。我偏好以逆光和側逆光提高液體亮度。拍攝時,選個較有分量的物體丟入液體,越重,濺起的液體模樣越激烈且戲劇化。最精采的瞬間發生在物體擊到液體,打破表層的剎那。我對焦於前方碗緣,同一對焦平面的景象都可拍清楚。你亦可先將要投下的物體沾些牛奶,當你往下投,它滴落的液體有助對焦。拍攝時,腳架架好後用連拍,再挑選姿態最合意者。相機最好與拍攝物有安全距離,免得被液體噴到。若在室內拍,地上鋪層保護,以簡化清理。
我不用Photoshop,你看到的就是我拍到的,無特製。
本文節錄自:《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一書,沈倩如著,時報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