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朝向永續發展的翻轉之路

健康密碼

邱淑媞
user

邱淑媞

2017-11-03

瀏覽數 6,050+

朝向永續發展的翻轉之路
 

本文出自 2017 / 11月號雜誌 非正職大軍來了

聯合國永續發展2030年議程,即將邁入15年的第三年;主題「翻轉我們的世界」,是要透過經濟、環境與社會三元一體、攜手並進的發展,達到無任何人被遺落在後的目標。這個2030年議程有17大永續發展目標,幾乎涵蓋各國所有施政面向,其下有169個子目標、232個全球監測指標。聯合國邀請各國通報進展並在網站公開各國報告,已獲得113國響應,其中有22與43國分別在2016、2017年提出報告,另有48國登記於2018年提出。全球治理與轉型競爭的時代巨輪,已然啟動。  

為何全球能凝聚「翻轉」的共識?不僅是因為過去發展經濟付出的環境破壞與社會落差代價,已超過未來所能償付而良心發現,更因為人口老化、消費動能與生產力都趨疲軟,出現尋求新經濟動能的壓力。經濟發展面臨了轉型的需要,而環境與社會友善,也從過去附加於企業的社會責任,轉變為新經濟的核心競爭元素。環境科技、健康產業、友善採購,連上智慧與社會創新,成為了已開發國家積極較勁的戰場。  

在健康領域,永續發展訂出艱鉅的目標,宣示在2030年前要將非傳染病30~70歲的死亡減少1/3,策略除了以財務覆蓋提高治療藥物的可近性外,更強調有效預防;除了菸、酒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飲食、運動與體重控制。至於健康如何與經濟結合?對岸的2030年健康中國規劃綱要,便明確將「健康產業」列入重要策略,四大重點除多元辦醫與醫藥產業,就是「新樣態的健康服務」(即健康促進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閒、食品融合)與「健身休閒運動產業」。 

呼應人性訴求 政策三力改造環境  

飲食、運動與體重控制做為健康產業發展支點,有幾個利基:它們是每個人、每天生活都要面對的事,且相較於醫藥產業,門檻較低、各行各業都有機會投入,既包括硬體也包括軟體,既涉及環境、商品也涉及服務,潛力確實很大。  

然而,不能不防的地雷是:行為改變非常困難;慢性病太遙遠且不痛不癢,很多人對預防冷漠,而非熱衷;人性本質感性多於理性。因此,不能以為訴求「健康」就一定有商機。過去,政府與民間推出許多科學正確、立意良善的措施,執行上卻舉步維艱;但亦意味著,在科學與道德之外,確實需要商業大膽創新與積極開拓,打出一條新路。  

健康產業的發展,需要以良好治理營造良性環境,使出政策三力——推力、拉力、管力。推力是創造對不健康產業的反誘因(例如提高稅捐、強化課責),把市場推向健康產業;拉力是創造健康產業(與消費)的誘因(例如減免消費者保險費或稅捐、提供補助);管力是指維護市場秩序,取締誇大不實的假健康產品及廣告,建立社會信任,給予良幣勝劣幣的環境。透過政府與民間的伙伴關係,創造多贏。

(作者為前國民健康署署長)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