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民工」到「農民商」
年貨節是阿里巴巴為中國農民打造的一個節日,也是繼「雙11」、「雙12」之後開拓的第三個節日。年貨節是在陝西延安創建起來的,延安的蘋果和大棗,是年貨節的靈感之源。
我們搞年貨節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讓辛苦一年的農民,在年底有個好收入;讓城裡人能夠買一份家鄉的土特產,解一份鄉愁;也讓快遞員腰包鼓鼓地回家過年。我們想讓城裡的年味濃起來,讓陝北的小米和大棗、煙臺的蘋果、貴州的臘肉等特產,在互聯網上銷售,讓城裡人都來消費。
這些年,大家都富裕了,但過年的氣氛卻不如以前了。
大家會問:年貨去哪兒了?對注重傳統的中華民族來說,沒有真正的年貨,就沒有過年的味道。在中國知名度很高的一句廣告詞說:「今年過節不收禮」,但從2015 年開始,就應該講:今年過節要收禮,收禮只收農家禮。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禮輕情義重,親朋好友在過年送年貨,是中國人的習俗。
小時候,在課本裡學到中國「地大物博」。但是,我們不能光知道中國地大物博,還得讓城裡的消費者知道,中國的農村有相當了不起的產品。購買這些產品,本身就是支援
家鄉的發展,支持農村的發展。農民們非常辛苦,心裡頭也很苦。在我的家鄉浙江,橘子豐收,農民們掉眼淚;橘子歉收,農民們也掉眼淚。如果有一年橘子賣得好,大家就一哄而上擴大種植,結果第二年又賣不出去了。
貧窮,不是因為農民不勤奮,而是因為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沒有同步協調發展所致,農業文明沒有跟上商業文明的發展。貧困,也不是因為貧困縣、貧困村不努力,而是因為發展的模式沒有跟上。
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來決定明年種什麼
中國已經提出到2020 年,要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的目標。這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從未達到過的目標,很多人連想都沒有想過。反腐和全面脫貧,是本屆政府提出的最高難度目標。既然提出了,全國人民就要共同努力,而阿里巴巴身為互聯網公司,能夠參與其中,透過創意、創造、創新去實現這個目標,也是倍感榮幸。
幸運的是,在我們這代人身上,全面脫貧有了可能性。
由於技術條件的成熟,農村的手機普及率達到了80%以上,再偏遠的地區,手機也能把人和世界聯繫在一起。過去,要想富,先修路;現在,要想富,先要「修電子商務」,這個「修」是「修練」的「修」。
三十多年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解決了土地上種作物歸誰的問題,現在農村電商要解決的是這片土地上生產的作物賣給誰的問題。農民知道要把農產品賣給誰,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第一步。
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沒有徹底解決農民產銷的問題。大數據是一種新區隔下的市場和市場下的區隔,提前做預售數據分析,農民可以做到有預見性地生產,農業可以做到有計畫性地配置資源。加上智慧物流業、互聯網金融的支持,這才是農村產業化、農業現代化的真正實現。
我們堅信,「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段」是農村扶貧最有效的發展之路。這是一次農村電子商務和新農村現代化的啟蒙,8 億農民消費和農業現代化的啟動,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又一個方向和爆發點。我認為,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內,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農村資訊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亮點。農業現代化,必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成長極(growth pole)。
這是新一代農民的機遇。上一代的中國農民,很多人背井離鄉到了城裡,很多人做了「農民工」。現在,農民不需要拋棄土地,就可以當「農民商」。這不僅僅是一字之差,新一代的農民正在用大數據、用互聯網決定明年種什麼、怎麼種、賣給誰,他們正在用創意、創新和創造來改變命運。
我們骨子裡都是農民
我們相信,年貨節後的一年,至少會有100 萬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回家創業。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農民回到農村,開始用行動網路賣形形色色的農產品。今天,中國已經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離開建築工地,加入了快遞業大軍。在不久的未來,我們相信新農村現代化的發展,將讓土地更增值,很多年輕人會回到農村做新型農民、創業農民、產業農民,他們將是未來新鄉村的締造者。
我非常尊敬袁隆平先生,他把水稻畝產做到了千斤。我們希望透過互聯網的手段,藉由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把財富畝產做到1,000 美元,讓土地成為農民真正的財富來源。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在農村裡長大的,很多人都在農村裡有親戚。其實,每個人的家園都在農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世外桃源。
我們骨子裡都是農民,心都是扎在農村的。總有一天,農村會回到它原來的樣子,綠水青山。我們要留住綠水青山,要留住藍天白雲,我們需要這樣的現代化,而不只是工業化時代的城鎮化。我們需要新時代的鄉村化—隨時能為我們的內心帶來淳樸的家鄉味和家鄉情。農村電商一定能夠讓大家早一天看到現代農村的「桃花源」!
我想說,「雙11」是屬於網民的節日,而年貨節則是屬於農民的節日。只有讓農民富起來,去解決8 億農民的生活問題,解決他們的致富問題,用商業的手段讓社會完善,用商業的手段解決貧困問題,中國才會有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未來。我相信,經過我們十年的打造,中國年貨節能夠為全國各地的農民,以及每一個創業的城鎮和農村的年輕人帶來龐大的機會。
2013 年9 月,阿里巴巴宣布推出「千縣萬村」農村淘寶計畫,在中國各個行政縣、村招募村淘(「農村淘寶」的簡稱)合夥人。在2014 年天貓「雙11」購物狂歡節上,農村淘寶交出一年的成果:涵蓋170 餘縣,超過8,000 個行政村,擁有超過8,000 名合夥人。村淘在「雙11」當天,成交金額超過了3 億人民幣;12 月23 日,阿里巴巴在延安宣布首屆阿里年貨節啟動。
(圖說:2016 年11 月11 日晚上,馬雲登上「2016 天貓雙11 全球狂歡節」主會場,向現場近六百位記者分享了他的雙11 感言。)
本文節錄自:《馬雲:未來已來》一書,阿里巴巴集團/編,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