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王珊蒂服務的貿易公司為了擴大營業,搬到一棟新落成的辦公大樓裡,辦公室既寬敞又明亮,還有全新的家具和裝潢,公司裡每位員工看到自己的「新窩」之後都興奮不已。
王珊蒂雖然也和其他同事一樣興奮,但是不知怎麼回事,每天上班時總是提不起勁,常常覺得頭痛,還一直流鼻水,起初她以為自己得了流行性感冒,奇怪的是,下班回到家之後,這些症狀就不藥而癒了,真可謂「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
根據估計,全美國像王珊蒂一樣的「上班爬蟲族」大約有兩千多萬人,他們可不是想在上班的時候摸魚,才故意裝得一副病懨懨的模樣;他們真的有病,而且得的是一種時髦的文明病--「辦公大樓症候群」。
這種病症的起因是辦公大樓內的空氣污染,常見的症狀除了頭痛、疲倦、流鼻水之外,還有氣喘、喉嚨痛、反胃、暈眩、眼鼻刺痛、皮膚搔癢、行動遲緩和記憶力衰退等;而長期在空氣品質不良的辦公環境下工作,還可能導致呼吸及神經系統的病變,甚至還有罹患癌症的危險。
辦公室的隱形殺手
「辦公大樓症候群」的起源要追溯到七0年代中期的全球能源危機,當時的建築商為了節省空調所需的電力成本,因而大量建造密閉式的辦公大樓,以使冷暖氣機更能發揮效率,但是他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通風系統,這使得污染源在進入室內之後很難排出,甚至還可能累積,於是就對上班族的健康造成了威脅。
在辦公大樓中作祟的污染物質種類很多,除了人從室外帶進辦公室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之外,還有許多原本就存在室內的化學物質,例如防火及隔熱建材中常見的石綿,三夾板、地毯、窗簾中的甲醛,以及水泥建材中自然分解、釋放到空氣中的氡氣等。
另外,一些在辦公室中進行的活動也會造成室內的空氣污染,像是吸菸、噴灑殺蟲劑或使用清潔劑等,都有可能產生一氧化碳、二氯甲烷及氨等化學物質。王珊蒂的新辦公室裡,很可能就充滿了由新建材中所釋放出來的各種化學物質,使她覺得渾身不對勁。
在這些污染物質之中,對於上班族健康威脅最大的是氡氣和石棉。氡氣是一種無色、無臭的幅射性氣體,因此經常被人們所忽略,但是它的危險性極高,根據美國環保署的統計,每年因氡氣引發肺癌致死的美國人都在五千到兩萬人之間,可稱得上是辦公室中的隱形殺手;而石綿浮塵也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據估計,全美國三百二十萬棟私有的商業大樓中,七十一萬三千棟有嚴重的石綿浮塵現象,若說在其中工作的上班族都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一點也不誇張。
損失於無形
「辦公大樓症候群」不僅對上班族個人的健康形成極大威脅,對於企業的整體生產力也有很大影響。
加拿大亞伯達省聯合工會的一位幹事指出,由於辦公室空氣品質不良,使工會中四萬名成員每年減少十萬個工作天的工作能量;美國的專家也估計,如果每一名上班族每天平均有六分鐘因為這些症狀而無法致力於工作,一年就會浪費三個工作天,這將使美國整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減少一百億美元。
美國醫藥學報中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在密閉式辦公大樓中工作的人,罹患呼吸系統疾病的比例比一般人多出四五%,而且出席率和工作效率都比較差,但是業務出錯或是在辦公室發生意外的比率都又比一般人高。
因此,如果雇主希望員工能夠有良好的工作表現,當務之急就是要改善辦公室內的空氣品質。
首先,要檢查整棟辦公大樓的空氣循環系統。有些大樓室內的空氣換氣率雖然很高,但是由於進氣孔與排氣孔的距離太近,使得髒空氣一直在室內循環,無法徹底排出,因此應該設法改善進氣孔的位置。
另外就是要管制污染物質的來源,例如禁止在辦公室內吸菸或存放殺蟲劑之類的化學藥劑;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定期檢測辦公室內的空氣品質,一有惡化現象,就要找出原因,加以防治。
自保之道
而上班族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美國克萊頓環境顧問公司副總裁艾莉絲法拉提供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如果座位在排氣口附近,不妨要求換個位置,因為排氣口是髒空氣的必經之路,最好敬而遠之。
(二)若是辦公室裡使用除濕機或增濕機,記得要每天換水,因為微生物很容易會在靜置的水中孳生。
(三)不要在辦公室中使用電扇,因為如果整棟大樓的空氣品質沒有改善,吹電扇只會使原有的症狀更為惡化。
(四)室內植物並不是空氣清淨機,所以別寄望太高,反倒要注意可能由土壤中自然釋放出來的氡氣。
因如果辦公室中患有「辦公大樓症候群」的人愈來愈多,應該儘快向上司反應,以尋求徹底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