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高鐵案屢屢爭議,台灣能從英國身上學到什麼?

兩度破產重整,英國高鐵仍要定民間資金!

林佳誼
user

林佳誼

2015-01-30

瀏覽數 21,050+

高鐵案屢屢爭議,台灣能從英國身上學到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圖:英國交通部長克雷默)

台灣高鐵財改案破局,最快4月破產危機就將引爆。這方面國際上最著名案例是英法海底隧道曾經歷2度破產,全球僅見。但財務重整後非但轉虧為盈,還可發股息,讓英國人引以為成功經驗,如今再蓋高鐵,還是引進民間資金。

英國交通部長克雷默(Baroness Kramer)26日率英國鐵道貿易訪問團訪台,是英國交通部歷年訪台最高層級官員。

適逢台灣高鐵財改案宣告破局,克雷默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表示,英法海底隧道也曾面臨2次財務重整,但英國仍舊沒有改變引進民間資源發展基礎建設的根本立場,民間有資源,就優先利用,甚至更要引進外資。

英法海底隧道1994年開通,開通後客運和貨運流量一直未能達到最初預期水準,原因之一是廉價航空快速興起,搶走鐵路不少生意。當年營運的英法海底隧道公司(Eurotunnel SA),最後也因不堪巨額利息負擔,財務沉痾難起,最後兩度破產,減資再增資,並將特許期延長到99年,才得以持續經營。

但在健全財務後,英法海底隧道重獲新生,非但轉虧為盈,2013年度還發出0.15歐元股息,市場並預期2014年度更可提高到0.18歐元。根據《金融時報》最新訪調,市場分析師多數看好Eurotunnel個股表現可勝出大盤,建議買進。

如今英國也將推動高鐵案,將倫敦與英國北部相連。工程計劃到2033年完工,前兩個階段經費加起來估計就超過500億英鎊。在財政吃緊下面對如此驚人開支,期間自然也有不少爭議。

但克雷默說,削減赤字固然重要,國家發展也很重要,尤其是對於基礎建設的投資。英國高鐵的建設,目的是為了帶動英國中部和北部地區的開發,並創造更多長期就業機會。

她也特別強調,要推動如此規模龐大的公共工程,國會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英國高鐵計畫便是因為取得包含反對黨在內,所有國會主要政黨的一致支持,才能如此順利推行。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有整體經濟發展上的意義,不能純由政府財政角度來看。台灣高鐵、大巨蛋等BOT案屢屢引發政府圖利財團爭議,但反觀英國,公共工程不僅是開放民間參與,甚至更積極爭取來自全世界的資金,成為英國在管理基礎建設的一大特色。

除了鐵路,英國許多公共建設如機場和公車,都是特許民間業者經營,固然分享利益,但更重要的是也分散了風險。

(圖片提供: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