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漢光演習的科目分配天數,揭國軍護台三個新重心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5-07-18

瀏覽數 1,100+

此次漢光演習長達10天9夜,號稱史上最長。總統府提供
此次漢光演習長達10天9夜,號稱史上最長。總統府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此次漢光演習長達10天9夜,號稱史上最長,國防學者對此次演習的「實戰化程度」留下深刻印象,而綜觀整場演習的演練科目時間分配,顯示軍方高層的關注新焦點有三個,其中如何因應中國的灰色地帶行為,成為軍方考量的重中之重。

「我這次有去206旅(教召旅)看他們的臨戰訓練,坦白講我滿驚訝的,」在這次為期10天9夜、號稱史上最長的漢光演習,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副研究員揭仲到場觀摩多個演練場次,對這次漢光的「實戰化」程度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這次漢光演習共動員逾2.2萬名後備軍人,演習過程大雨滂沱,但眼前這些6天前還是平民的後備役,專注執行任務的程度,與現役部隊相比也不遑多讓,唯一能從中發現差別的,只有鋼盔下岔出的較長瀏海。

實戰化程度高,學者按讚

另一個讓揭仲留下深刻印象的演習場景,則是八里269旅演練縱深地帶防衛作戰的狀況。他指出,以往國軍的演習,常常是「國軍勇往直前揮舞國旗」,但這樣的狀況並不符合實際作戰的場景。這次269旅演練縱深地帶防衛作戰時,採戰時部隊採取的實際作法,部隊從前方第一線、第二線漸次轉進消耗對手,緩慢後撤,以將敵方帶入主抵抗線殲滅。

另外,這次漢光演習也在連結雙北的萬板大橋執行「橋樑守備及據點群作戰」,模擬阻殲敵軍進犯中樞,前幾年也有一個名稱類似的演習科目,但狀況與這次顯著不同。過去的演練方式,是在橋樑旁的停車場,找一個小空地進行模擬訓練,但這次是真的在萬板大橋上設置四道阻絕陣地,整個過程雖經過一定程度的簡化,實戰化程度卻相當驚人,有利國軍估算戰時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精進現有的防衛作戰計畫。

揭仲受訪指出,這次漢光演習時程較以往延長一倍,長達10天9夜,但從安排的演練項目天數來看,可發現國軍目前的關注領域應為三塊,首先是在遇到灰色地帶衝突的因應之道,也就是「灰色地帶應處」(3天),另外還有縱深防衛(2天),也就是就是運用城市設施或是地形地障,以便遲滯、殲滅犯台的敵軍。第三則是持久作戰(2天)。這三個項目在這次漢光演習當中被分配到最多天數,可能與國防部近年針對台澎防衛作戰進行多項修訂,需要透過一次較長時間的演習,針對修訂內容進行驗證,並引導部隊熟悉新的作戰任務。

灰地應處、縱深防衛、持久作戰,三個新重心

觀察這次漢光演習中演練的灰色地帶應處,內容與目前解放軍三天兩頭進行的機艦騷擾有根本上的區別。現階段解放軍的機艦騷擾,政治意義較多,但國軍在這次漢光演習假想的中國灰色地帶行為,大體上可分成三類:解放軍作為動員的藉口、中共藉灰色地帶行為掩護海空軍在台灣周邊進行先期部署、干擾國軍調動。

揭仲說,軍方憂慮解放軍可能藉由灰色地帶行為這類挑釁,誘使台灣先開火,這次漢光演習針對灰色地帶行為一口氣排了三天,顯示軍方高層正在思考如何針對這部分進行應處。既要避免因為中共挑釁而先開火、又不夠讓敵方的灰帶行為干擾自身的戰前部署,「可能有一套複雜計畫,因此需要這麼長的時間進行驗證。」

至於縱深防衛跟持久作戰部分,或許是為了因應未來戰場可能出現的變化。揭仲指出,雖然台灣的目標還是放在登陸作戰,但隨著解放軍聯合登島作戰正處於轉型,「以後解放軍的部隊,會有愈來愈多人是從空中透過直升機進入海岸線後方,」甚至未來解放軍攻台的第一波主力,不見得是從海上,而是由空中進入戰場。

免費報名|8/17(日)賴佩霞@基隆塔《靜心的力量》新書分享會

對台灣來說,這樣的趨勢顯示未來的縱深地帶戰鬥會更早發生,且由於台灣西部城鎮過於密集,這些所謂的縱深地帶戰鬥,自然也會包括城鎮戰在內,因此持久作戰的重要性,也在這次的漢光演習中加以凸顯。

總統賴清德為漢光演習實施精神勗勉。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為漢光演習實施精神勗勉。總統府提供

軟硬體均面臨瓶頸,無人機運用仍是短板

儘管對這次漢光演習的「實戰化」程度給與好評,但揭仲認為,部分演習的想定似乎還有斟酌空間,比如說大賣場是否要納入操演場域,似乎就有討論空間。一來當戰事發生時,支撐大賣場的物流體系恐已崩潰,且若電力設施遭攻擊,賣場遭斷電,物資的儲存恐怕也會出現問題,代表高層設定的演練場景仍不夠嚴竣。

另外,此次漢光演習取消假想敵對抗,但揭仲認為,部分演習科目仍應進行一定程度的對抗訓練,以利於檢驗兩個部隊的訓練成果。例如縱深地帶作戰,就相當適合進行兩支部隊的對抗訓練,一方面檢驗部隊的防禦能力,另一方面可檢驗國軍奪回遭共軍占領據點的能力。

但相較上述兩者,最大的問題還是無人機的運用仍相當不足,這可能受限於國軍的兩個制約因素。依照國防部先前釋出的「商規軍用」無人機標案期程,明年制約國軍的「硬體面瓶頸」應能解決,手上會有比現在更多的無人機;若「軟體面瓶頸」,無人機的相關作戰準則能儘快出爐,國軍有望解決長年被詬病的「無人機缺乏症」。

從「實戰化」的角度來看,揭仲說,若未來台海戰事不幸爆發,攻台的解放軍部隊定會配備多款大大小小的無人機,因此,無人機的運用跟反制措施,應當是漢光演習的核心項目,如此才更符合未來解放軍武力犯台的場景。而這塊短板,隨著台海局勢風雲湧動,國軍必須在短時間內儘速補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