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老菜穿新衣

服務業CEO上線

李昌霖
user

李昌霖

2016-10-28

瀏覽數 7,900+

老菜穿新衣
 

本文出自 2016 / 11月號雜誌 台灣為什麼逆勢加碼越南?

前一陣子我觀察美國餐飲業,發現大家都在談論如何藉由老法國菜新吃法,喚回消費者對法國菜的熱愛。

對台灣餐飲業來說,開法國餐廳是一個大忌。依照過往經驗,只要開法國餐廳,最後幾乎都是以關店收場。

事實上,台灣人對異國料理的接受度非常高,像泰式料理、義式料理、日式料理等,都在台灣占有一席之地,唯獨法國菜,很難有人經營得出類拔萃。

台灣很早就有人引進法國菜,但不少餐廳經營者為了講究創新、創意,把餐點、用餐體驗搞得太精緻繁瑣,導致讓消費者感到囉嗦疲累。

其實,像油封鴨腿、烤田螺、鴨肝等正宗法國菜,都讓人垂涎三尺,也是法國菜之所以會享譽國際的主因。

雖然目前台灣不少餐廳仍吃得到油封鴨腿、鴨肝或烤田螺,但由於作法太過於創新,大多早就偏離道地正統的法國味。

原本豪氣的法國鄉村菜,到了台灣卻被切成一小塊,成為大瓷盤中一小口的精緻料理,看上去雖然美觀,但吃起來卻不過癮,也失去了法國菜的精髓。

這些癥結,長期下來也讓法國菜成為台灣餐飲界的票房毒藥。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味覺眷戀傳統,視覺喜新厭舊

我非常認同美國餐飲業目前積極追尋的「老菜新吃」趨勢,意思就是保留傳統的味道,卻得讓它與時俱進地穿上新服裝。

過去曾有針對消費者飲食喜好進行相關研究,完全就應證了這個作法。

研究指出,不管時代如何演變,人的味覺仍然眷戀傳統,但視覺卻是喜新厭舊。

雖然食物口味不斷推陳出味,看起來令人食指大動,起初可能造成轟動,但久而久之消費者仍然渴望品嚐那些記憶中的味道。

也因此,不少經典產品始終在市面上暢銷熱賣,比如說科學麵,說實話,這稱不上美味,卻因為孩提時的記憶,讓很多人看到就想拿一包滿足口腹之慾。

我希望未來台灣社會能有更多業者積極找回傳統料理的記憶,在不失去原有味道之下,讓老菜穿上新衣服,這絕對是新的市場機會。

就像美國正掀起一波對傳統料理的省思,其實是一股對於飲食核心價值的探討,試著要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而非一味貪圖創新,卻讓基本的核心價值面目全非。企業經營的關鍵,也應是如此。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