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出生時手臂只有吸管粗,脆弱到讓我害怕。還好,當時只想著:拜託讓她活下來,其他都不要緊。關關難過關關過,因為大難當頭,很多小事來不及擔心。
她是我人生中碰到的第一個必須帶的小孩,還好我婆婆見義勇為搬來和我一起住了兩年,才敢放手。餵她吃奶,幫她洗澡,哄她睡覺,對我都曾是巨大考驗。還好因為我們兩人能活下來都太困難,這些變成「不算什麼的枝微末節」了。
早十年,我真的不會想到,「我一個人帶著三個小孩去旅行」會在我人生中實行
帶著她,和我弟弟的小女兒,以及小熊最喜歡的一個朋友,到台灣最南端的墾丁度假。一聽到「一個媽帶三個小孩」,連飯店經理都坦言怕到了。
我願意一次帶三個,是因小熊很喜歡朋友。只有我,她會無聊。而兩位媽媽都有忙碌工作,小熊爸爸也出差。媽媽們遵守約定,度假三天,不可以關心之名打電話煩我。
做對的事,比把事做對還重要
我們過得很愉快,生態之旅,射箭,游泳——飯店裡的人員都稱讚,他們很小,但很有禮貌,不喧嘩。連小熊也變得理性很多。我思考過策略,用的只是「用稍大的小孩當裁判,讓兩個小小孩有自尊心且具有自律能力」而已。
每天早上,他們都先去餐廳吃早餐,我還有餘裕化10分鐘的妝。
度假結束,我給每個孩子100分。雖然三天假期,我並沒有閒到「可以在泳池畔看書」的程度,但絕對沒被惹火,連發號司令的機會都很少。曬成健康膚色的三個小孩都很滿意。都問我何時可以「再一次」?
這二個媽,都不怕我不會帶小孩(說真的,我可不是慈祥而無微不至的保母,我的形象一向是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啊),只擔心小孩太吵惹毛我。忽然能夠體會「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類似道理了。千萬不要囉哩囉嗦,凡事,把原則抓對最重要。
有朋友看我帶小孩帶得那麼輕鬆,說:早知道多生幾個,不是更好帶?
不,我體會到的是「同儕的力量」,這三個小孩不是兄弟姊妹,彼此反而會尊重,會有榮譽感。小熊註定當獨生子女,「早知道」沒什麼用。好好交友是她人生重要一課。
我人生中的貴人都無血緣關係啊。套一句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說法——對於媽媽來說,做對的事,還是比把事做對來得重要。
我喜歡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並不反悔過去,也不想擔心太多將來。我也希望,女兒會成為一個勇於接受挑戰的行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