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武士嵩要打君子球

林蔭庭
user

林蔭庭

1991-03-15

瀏覽數 21,150+

武士嵩要打君子球
 

本文出自 1991 / 4月號雜誌 第058期遠見雜誌

從「武將軍」到「武老總」,三年來,武士嵩一直將華視放在國際的天平上衡量,「台灣第一,亞東最好,世界有名」是他的心願。

剛從舊金山參觀電視台歸來的武士嵩說:「我們的硬體設備不差,但時間和金錢成本比不上人家。」日本NHK拍攝張學良專輯,遍訪近代史上關鍵人物,廣泛搜集近代史料,耗時三年,這種認真的態度,令武十嵩心儀不已。而他也一直在努力改善國內「一面拍,一面播」的粗糙作風。

身材碩長、出身軍旅的武士嵩,有種儒雅氣質,見人常問:「最近讀了什麼書?」他看準在有線電視、小耳朵的威脅之下,電視將以傳播資訊的功能取勝,就任以來獨厚新聞部。除了增添設備,大量招考新血,並遴派記者赴英美進修。

眼界要大,自我定位

武士嵩相信「西方文化精華還是在歐洲」。去年他赴英訪問後,原與華爾街日報連線的夜間新聞,改與倫敦維氏新聞合作。華視新聞部國外新聞組組長王美透露,初時觀眾不太能接受英式較嚴肅呆板的播報方式,但目前收稅率已回升。

「他很喜歡國際事務,常說眼界要大。」華視公關組長李泰臨細數三年來華視與紐西蘭、加拿大、德國、日本等電視台締結姐妹台;並多次協助國外電台製作專輯,即將完成的是和夏威夷、紐西蘭電台合作的「太平洋世紀」。四月初美國克萊頓大學校長也將親自來台,頒贈「傑出校友獎」給武士嵩。

放眼國際之餘,自我定位同樣重要。武士嵩眼看國內兒童節目七成以上仰賴進口,率先自製兒童節目。雖然廣告失利,但他寧願「別的地方賺錢,放到兒童節目。」

今年初播出的「愛」,創八點檔連續劇大量使用台語先例。面對台內原有的爭議,武士嵩說:「什麼叫美。追求真、寫實,就是美。不要把語言、省籍當作一個問題。」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三年耕耘,許多人都特別肯定武士嵩對新聞投注的心力,連中視副總經理王世正都稱許他以此「提升公司形象,服務觀眾」的成就。但王世正也認為,與國外連線的作法,雖有「即時性」,播出的卻多是本地觀眾不太關心的消息,「看不出新聞的意義。」

一位台視高層主管則批評,華視新聞仍不脫俊男美女模式,掌握新聞的能力也不足,至於熱心參與國際事務,「是為了提升品質?或只是做公共關係?」

習慣了軍中「一是一,二是二」的作風,武士嵩初掌華視時,頗不能適應變數繁多的電視圈。曾任華視顧問的作家小野觀察,正因為武士嵩有種屬於軍人的簡單想法,反而「能擔當的就擔當」。

然而,軍方背景強硬的華視,仍維持「由上而下」的強勢管理風格,對外發言經常是統一口徑。曾任華視記者、目前尚主持「華視新聞廣場」的李濤,稱許武士嵩「有肩膀、有氣魄」,但也建議華視應強化「同仁參與」的管理模式,鼓勵部屬多向上司建言。

電視結構不官不民

儘管如此,李濤也點出,「武士嵩畢竟也只是派來的,上面還有很多主管,他在框框之下推得蠻辛苦的。」傳播學者關尚仁更點明,目前「不官不民」的電視結構,包袱太多,不是那個總經理能單獨解決。

環顧國內電視界,武士嵩慨歎三台惡性競爭是問題之源。他最嚮往高爾夫的「君子球」之風,「我漲言\不建立在你的失敗之上」。華視三年,武士嵩說「內部的事都能做了,現在關心的是國內整個電視文化的問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