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養生、保健一直是網友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
隨意瀏覽一個網頁,就會看到有網友問:「想幫我媽買葡萄糖胺,不知道哪個品牌有效?」熱心網友也會立刻回應:「有去給醫生檢查過嗎?如果是退化性關節炎,光補充葡萄糖胺還不夠。現在都建議要補充二型變性膠原蛋白。」
除了在網路上互通有無「缺什麼吃什麼」的建議外,每天掛在網上的鄉民們,還會關心哪些與保健食品相關的議題呢?
《健康遠見》特別與以網路爬文技術取得巨量資料庫、涵蓋全台80%的網路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臉書等各大討論區等,超過1萬個網站資料的「網路溫度計」合作,解析近半年來的大數據報告。
結果發現,「十大保健食品」大約有2萬7000多筆的討論文章,顯然,這是個網友很「有感」的話題。
維他命B群 網友熱搜第一
名列十大保健食品榜首的是維他命B群,網路聲量占比達20.59%,唯一領先。
其次為雞精、魚油、綜合維他命、葡萄糖胺,但2~5名的聲量占比,都在10%左右,差距不大。
為什麼維他命B群會獨占鰲頭?從一位網友自述的生活樣貌可略知一二。「最近工作繁重,感覺壓力也比以前大,總覺得體力跟精神比以前還要差。像之前去拜訪客戶要爬樓梯,才爬個兩樓,我就覺得快喘不過氣了,感覺我需要買個補品來補一下了。」
但吃了維他命B群,真的可以讓精神變好嗎?
陣容龐大的維他命B群,主要由八種水溶性維他命組成,包括B1、B2、菸鹼素、泛酸、B6、生物素、葉酸和B12等,B群是細胞能量代謝過程中重要的酵素輔酶,缺乏B群,細胞會缺乏能量而感到虛弱疲勞。
其實食物中的蛋、肉、魚,糙米、小麥胚芽,青花菜、甘藍菜,都可攝取到豐富的B群;唯有B12只存在於動物性肉類中,長年素食者容易缺乏。
至於排名第二名的雞精,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胺基酸,也有助維持好精神。若包括網路聲量8、9、10名的靈芝、人參和蜆精,網友選出來的十大保健食品,至少有一半,都屬「抗過勞的保健食品」。
台灣工時長,舉世聞名,使命必達的上班族,工作做不完,只好「喝了再上」,成就了龐大的過勞商機。
再看網友選用保健食品的理由,補充體力占比達1/3,其次為治療疾病、體重控制、預防老化、養顏美容等。
「小綠人」已16歲 仍不受重視
這項主題出現的理由,呼應第一項的產品種類。久坐不動的網友,腸胃蠕動慢,酵素、乳酸菌,有助改善腸胃道功能。而靈芝、人參則可強化免疫力。
唯一讓人驚訝的是,治療疾病竟是選用保健食品的次高理由,網路聲量占比15%。但保健食品其實是食品,不是藥,絕不能治療疾病,這個選項也反映出無遠弗屆的網路,充滿各種謠言和迷思,需要釐清和破解。
若請網友推薦維他命B群的品牌,會選出哪些?這個討論主題有4134筆資料,結果美、歐、日品牌有8家,兩家台灣品牌,部分列出的品牌知名度並不高,可能僅經營網路商城,符合網友善於搜尋的特質。
相較之下,雞精品牌的網路聲量數就大幅超過維他命B群,共有7260筆,歷史悠久的白蘭氏聲量占比達四成一,大幅超過其他品牌。
需要提醒的是,網友列出的品牌,不代表網友推薦,社群網站上常出現業者置入性行銷的廣告,很容易混淆。
保健食品林林總總,只有取得政府認證的「健康食品」可以宣稱功效。但到底多少網友認識「小綠人」呢?結果,這個主題的討論聲量非常冷清,只有335筆。可見「小綠人」實施至今16年,知名度仍然未開,需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