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為了找尋一塊適合的地,卻處處碰壁。最大的問題是,無毒農業需要的是大面積的地,但偏偏台灣目前的農地多是面積小、零散、破碎。到底大面積農地有多難找,他分享經驗。
「我租了一塊地,旁邊有墳墓!」很多人一聽到我到這種地方耕作,都不免納悶,「這樣好嗎?」我知道,這是世俗的忌諱,但我更清楚的是,這才是最好耕作的地。
畢竟,農地的上面有祖墳,子孫短時間內不會去動它,旁邊通常也不會有其他人來蓋農舍,這種地,很乾淨、很完整、很適合我。尤其當台灣到處都是面積破碎、樣貌零散、被汙染的農地時,更是難能可貴。
無毒栽種法 耕地要大又乾淨
我畢業於嘉義大學園藝研究所,不同於許多同儕總是喜歡到科技業、服務業上班,我跟我的女友有共同的田園夢。
但我又很害怕像祖父一樣,辛苦種稻,卻收入微薄,我父親後來就放棄務農,去當水電工。我不要這樣,我希望能把學校學到的新科技、新農法活用在田裡,做個快樂又有成就感的農夫。
因此,畢業後,我參加了政府的「青年農民專案輔導實施計畫」,由於每年只挑100位,大家都喊我們「百大青農」。經過前輩和專家的輔導,我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新觀念,也決定採用無毒栽種法,生產單價較高的溫室蔬果。原本認為萬事俱備,孰料,光為了找適合的耕地,就千辛萬苦。
因為,對我們這種強調無毒栽種的農民來說,選田很重要,要不受汙染,腹地更要夠大,只有這樣才不易被鄰田干擾。最重要的是,無毒栽種的設備所費不貲,光架個溫室,每分地就可能要價近百萬,資本都投下去了,最好別有變數,也最好旁邊能有好地,可隨時擴充。
田要多大才夠?一般來說無毒的溫室蔬果,大概3分地才夠經濟規模,但如果旁邊有農舍或鄰田太近,要做隔離帶或花大錢加裝捲揚(新式的隔離設備),可能就至少得要5分。可惜的是,這麼大的地,我們青年農民買不起,更租不到。
放寬切割下限 田地變零碎
因為自從政府把農地切割下限從5公頃(約50分),放寬到0.25公頃(約2.5分),台灣已經很少看到單筆土地超過3分的了。
別以為這只是有機農才會在乎的事,我就聽說一個用傳統慣性農法種青江菜的農民,專門銷往全聯、COSTCO等大型通路,口碑很好、農藥殘留向來合標,但他的田太小,太靠近隔壁的西瓜田,有次西瓜農噴的農藥飄進,偏偏這款農藥是在青江菜不得檢出的。一被驗到,不但罰好幾萬,讓他商譽受損、慘遭下架,還好幾個月無法賣進通路。
為了租一塊合適的地,我花的時間不輸鑽研農法的時間。後來是雲林縣虎尾農會推廣股主任蔡武吉介紹才租到地,開啟了我的事業。
我很感激,能租到一塊暫時不用擔心會被汙染的好地,雖然它在墳墓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