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讓教育部長吳思華來拜訪、台北市長柯文哲為推廣「田園教育」也曾來取經,國際知名保育專家珍古德更不遠千里來了兩次。
曾列廢校名單 把大自然視為珍寶
很難想像,目前眾所矚目的虎山國小,四年前還是一個學生流失,各年級學生人數不到10位,長年列在廢校觀察名單上的小校。
改變發生在2011年。有一天,時任億載國小主任的林勇成騎腳踏車閒逛,偶然騎進了半廢棄的仁德糖廠。他順著長長的林蔭小徑往前,彷彿進入一個時空隧道,樹愈來愈高,路愈騎愈窄,正準備掉頭,眼前卻出現一間小學。
興建於日治時代、西元1915年的虎山國小,原是糖廠員工子女的學校,環境得天獨厚,但日久失修後,建築已慘不忍睹,「每一面牆壁都有壁癌,上課時還飄下片片『雪花』!」
別人眼中的廢校,卻是林勇成眼中的祕境。隔年校長遴選,他在50多人中以第一名積分選擇虎山,跌破眾人眼鏡,還警告他,「小校沒錢沒人,可能隨時被廢!」但林勇成反駁:「家長永遠都在找更好的學校,經營出特色,就不怕沒學生!」
如此篤定,是因為虎山擁有金錢買不到的優勢。
林勇成先前服務的台南市安平區億載國小,是以網球課與機器人課著稱的3000人大校,廠商捧錢要他在虎山繼續推廣網球,卻被婉拒。「每個學校都有自己資源,」他認為,方圓一公里內沒有住家的虎山,最獨一無二的資源,就是自然。
他先請荒野保護協會盤點校內外資源,發現四周有上百公頃的森林,棲息著上百種鳥類、爬蟲類和昆蟲,附近還有石鼓文化園區、牛稠子遺址等古蹟。經過盤點清查後,一位老師告訴林勇成,「服務20年,不知道學校這麼多資源!」
由於老師們有「轉型不成就廢校」的危機意識,合作度相當高,南北奔波觀摩後,一年內針對低、中、高年級,設計出以「樹的種子」「永續森林備料庫」「大地之母蓋亞料理」為核心的生態課程。
如今走進二年級教室,高壯的吳旻叡自告奮勇要介紹作品:那是一枝枝以桃花心木翅果為翅膀、烏臼種子為胸腹黏成的蝴蝶;接著,他得意地舉起一枝帶著許多果莢的藍花楹,「果莢完整的很少見喔,掃地時看到就趕快撿起來了!」
低年級蒐集種子做勞作,中年級則是蒐集植物枝條做鳥巢。
喜鵲、綠繡眼、大冠鷲等都是校園裡的常客,孩子們觀察到,有些鳥會「鳩佔鵲巢」,於是突發奇想,想做鳥巢放在樹上,讓鳥兒有家可歸。但是,什麼樣的巢才受歡迎呢?
勞作課教築鳥巢 爬樹屋當成獎勵
孩子蒐集來長短粗細不同的樹枝草葉放在戶外,紀錄鳥類取走了那些材料,再用這些材料做成鳥巢。學期末,學校請攀樹專家架起一條條繩索,讓孩子們爬上7、8公尺高的大樹,親手將手做鳥巢放上枝頭。
蓋完鳥兒的家,林勇成異想天開,要幫孩子蓋樹上的家。
他先讓孩子們看200、300種樹屋照片,再徵求學生用牛奶盒和樹枝做模型,向全校提案;接著全校師生一起蒐集木頭,在家長與木工師傅協助下,一年後,校門口的三顆大樹間的8公尺高空上,就架起了一幢小木屋。
小木屋很快就成了孩子的祕密基地、是老師獎勵孩子的最佳獎品,全班表現好就能爬一回;更是校長教育策略的實踐,「從不同角度看世界,才不會只想要標準答案。」
這樣的課程不僅設計耗時,教學也快不起來。但林勇成認為,孩子蒐集資料、發想、撿材料、等待成果,本來就需要時間,因此他主張「慢學」:一堂課,可以教幾個月、教一學期,也可以學一整年。進度不是重點,學到了什麼能力,才是關鍵。
學得慢,老師才有餘裕為每一個孩子搭舞台,包括特殊的孩子。一度,許多學校都把被體制放棄的孩子往虎山送,曾經一班八個學生,四位都是情緒或學習障礙的特殊生。直到有個連ABC都念不來的孩子,有天突然開口說出了「pig」完整單字,證實了當孩子找到舞台,改變就會發生。
虎山不只打破課程設計的框架,也突破校園設計的窠臼。
林勇成秀出Google空照圖,台灣的校舍旁,都有一圈紅白相間的PU跑道。雖然先進,但平均十年就要汰換,動輒300萬元起跳,對學校是一大負擔;且吸熱又不保水,對環境不友善。
反觀歐美日等新進國家,學校操場都是一片綠地或黃土,踢足球就放球門、打棒球就擺壘包、要跑步就用貝殼磨成的白粉畫線,使用彈性反而大。
因此,當虎山的PU跑道壞掉時,林勇成索性不修了,趁勢發起「草地操場聯盟」,聯合六校舉辦「草地運動會」。活動高潮,是300個孩子在草地操場上狂奔,抓10位當「鬼」的校長。林勇成還不小心跌個四腳朝天,因為草地柔軟,毫髮無傷。
「PU跑道壞了,學校籌錢補;草地壞了,老天幫你補!」他笑著說。
加入美國生態校園聯盟 走出廢校危機
接手虎山後,林勇成同步申請加入美國生態校園(ECO School)聯盟。它除了是歐美最大生態學校聯盟,認證條件也相當務實,在能源、氣候、交通、永續食物等10種環保項目中,學校只要選三項符合自身特色的項目來執行,就能拿到象徵會員的「綠旗」。
例如,鼓勵學生走路、騎自行車上學,可申請「交通」認證;虎山國小種水耕蔬菜,期末一起煮火鍋,也能申請「永續食物」認證,不需花大錢。
累積成功經驗後,林勇成隨即邀請美國會員來台參訪,自己也常出國分享,甚至主動請珍古德來聽孩子說生態故事,連香港與新加坡學校都來觀摩學習,為台灣生態特色學校打出國際軟實力。
近兩年虎山連續增班,走出廢校危機。學生來了,但校園沒有變,依舊是那個一走進,就有數十種蟬鳴鳥叫灌耳的都市祕境。
如同林勇成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每一條路,都有孩子走成功,」學校亦然,走出特色之路就會成功。學校成功,孩子更有機會學到該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