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融合科技、生態 學校更有趣了

行動學習正夯 把世界拉進教室

陳芳毓
user

陳芳毓

2015-07-28

瀏覽數 39,050+

融合科技、生態 學校更有趣了
 

本文出自 2015 / 8月號雜誌 0.1的改變

近幾年來,台灣各級學校的校園,有了很大改變。

不管是把校園變科技、更環保、或是更人文與美麗,都已是教育的重要一環。

首先,教學與科技整合,無疑是全球一大趨勢,也是台灣改革的方向。

6月1日,南半球入冬第一天,南半球最大科技教育展Edutech在澳洲第三大城布里斯本開幕。主場館位於1988年世界博覽會場館基地,場外是氣溫10度的微涼晨風,場內的5000多位聽眾則熱烈分組討論「考試的目的」。

哈佛教授顛覆傳統考試

能帶書、筆電上網 還可討論答案

「出作業」的是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艾瑞克.馬祖爾(Eric Mazur)。在20多年前他就主張,考試的目的是「學會」,而非「排名」。因此,他的課堂內,考試有兩大顛覆:

第一,可以帶書、帶講義,還能帶筆電上網。「任何能用Google找到解答的考題,都不是真正的考題。必須問更有意義的問題!」他說。

第二,考試中可以討論。學生各自寫下答案後,馬祖爾用電子白板秀出每位小組成員的答案,小組再據此討論出團體答案。在他秀出的影片中,有人看到不同答案時驚訝大叫,也有人爭論得面紅耳赤,與傳統考試安靜、隔離、緊張的印象,天差地遠。

如果,擁有全球頂尖師生的哈佛,都借助科技輔助教學,意味傳統教室已面臨巨變。

科技教具取代紙本 成全球趨勢

過去20年來,科技應用在學習上,已愈來愈顯著。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帶你自己的設備去上學)因此成為澳洲教育展場上最常被提及的關鍵字。

2015年,澳洲有三成學校讓學生自購筆電或平板去上學,以減輕政府財務負擔。

在Edutech會場上,攤位最大的出版商培生(Pearson),一字排開十台蘋果電腦,展示數位教材。微軟則也不遑多讓;宏碁、華碩、聯想、惠普等,則展出針對兒少學習設計的筆電和平板。

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除了與硬體廠合作,發展適合學習的解決方案,如可供40、50人同時上網的路由器;還透過併購教育軟體新創公司KNO,與75家數位出版商合作開發教材,並且能監測學生在不同頁面的停留時間,推測學習狀況。不必等到考試,老師就能提前知道學生的程度,及時補救。

「科技教育將影響16億人!(全球老師與學生人數)」英特爾教育部門總經理約翰.加爾文(John Galvin)分享他看見的全球趨勢。過去五年,委內瑞拉和阿根廷至少採購400萬台行動載具;玻利維亞則買了14萬套系統:加州的落後農業區,有位轄下有32個學校的區教育主管,要求數位教科書商提供優惠價格,全面取代紙本教科書,以提升教育普及率。

台灣科技教育跟上潮流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拓頻寬、建教育雲推廣平板學習

當全球教育瘋科技時,台灣當然也正朝此目標前進中。

103學年度起,教育部已啟動「數位學習推動計畫」,從提高網路頻寬、建置教育雲等,全面加強各級學校的數位能力。

台科大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黃國禎,更是全球數位學習論文發表量最高的學者,在國際頂尖期刊已發表近500篇論文。

他指出,台灣科技與教育人才往來緊密,是全球將科技研究,大量應用在教學的國家之一。他的團隊歸納出十種數位教學策略,每年透過甄選,推廣到師資、設備都準備好數位化的近80所高中職。

有愈來愈多校長,如台東縣桃源國小校長鄭漢文,成為行動學習的擁護者。

在這裡,每個孩子都能隨時借平板做作業、查資料,還能拍照、錄影,學校也不必花大錢買電腦桌椅、蓋電腦教室,「直接用平板行動學習,最省錢,」鄭漢文說。

行動學習對偏鄉小校更重要的意義,是提供文化刺激。都市孩子一出門,處處是雙語環境,而鄭漢文打趣說:「這裡從家裡走到學校,沿途看不到50個中文字!」偏鄉孩子更需要借助平板,打開望向世界的窗。

又如來自民間的均一教育平台,號稱「台版可汗學院」,就替許多孩子打開了數學的窗口。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執行長呂冠緯,和同仁將國小到高中數學錄成7500支影片,搭配800多組習題,每週平均超過兩萬名學生,來請教這位「免費家教」。

最常使用均一平台的學生來自後山台東;每100個學生,有八位每月至少做一個數學題。其次是宜蘭、花蓮,第四名才是台北市。

今年5月國中會考結束後,宜蘭縣課程督學吳明柱秀出令人振奮的統計。一所去年會考數學科沒人拿A的偏鄉國中,其中兩班去年底開始使用均一平台。今年會考,全校四位拿A,全集中在這兩班。僅僅半年,成效卓著。

「老師以為科技教育是找麻煩,其實是解決問題!」黃國禎強調。

他興奮秀出兩張照片,圖中的學生原本是站著滑平板,累了就坐在地上繼續滑。「猜他們在做什麼?念英文單字!」原來,只要對著平板念單字,系統就能比對發音,發音標準即可過關,學生練習了一小時還停不下來,效果比老師念一句、學生跟一句的背誦苦讀好太多了。

生態校園 讓孩子學會欣賞自然美

除了科技已快速融入各校園,近幾年來台灣也出現綠色、人文與生態校園。

例如台南的虎山國小,成功打造生態校園,讓國際知名保育專家珍古德不遠千里來了兩次。

新北市江翠國中兩間英語教室,刻意塑造紐約與倫敦的硬體環境,搭配科技工具與外籍老師,成功提升孩子的英語能力。

又如台東縣豐源國小,藍白相間、波浪流線,把太平洋融入校園。

打造最佳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環境中就能浸潤式學習,已成為台灣底層教育革命的重要一環,正在各地開枝散葉中。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