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全年最優惠25折起,現在就是訂閱最好時機!

醫藥衛生學群

醫美、健檢如雨後春筍 出路更多元

王怡棻
user

王怡棻

2015-02-25

瀏覽數 29,800+

醫藥衛生學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15大學入學指南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只要生命還是珍貴的,醫生這個職業就永遠倍受崇拜。」醫療衛生是一門低取代性的專業學問,不只關乎個人生老病死的照顧,攸關大眾健康的流行性感冒、伊波拉、腸病毒,也是它的守備範圍。加上雨後春筍出現的醫美與健檢中心,讓醫護人員出路更趨多元。

談到醫療衛生學群,一般人往往直接與醫學院畫上等號。事實上,除了醫學相關學系(醫學、牙醫、中醫等),藥學、護理、公衛、食品營養、醫技、職能治療等院系,都屬於醫療衛生學群的一員。「只要真誠地用心,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個性或興趣的位置,」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黃朝慶形容。

近年在醫療衛生學群,最大的變革莫過於學制的改變。

其中,教育部宣布醫學系從2013年開始由七年制改為六年制,也有包括台大、北醫等學校,順應世界潮流,把藥學系由四年制調整為六年制。

「應該說,醫學教育由原本7+1調整為6+2,」台大醫學系主任吳明賢表示,過去制度下醫學院學生是第七年實習,實習結束再考醫師執照,之後並接受一年「醫師一般醫學訓練」(PGY)才算完成修業。

然而因為第七年還未取得執照,身分不明確,在醫院做許多第一線工作會受到許多限制。在新的制度下,學生六年級畢業後即考照,再以醫生身分接受兩年醫師一般醫學訓練,學得反而更為扎實。

發展優勢

體驗式學習,有強健心智面對壓力

在學制調整外,醫療衛生學群的另一項主要趨勢,則是「問題導向式學習」。所謂問題導向式學習,指的是整合基礎與臨床醫學內容,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就個案進行解析。組員必須透過研究資料、考量病情病史、檢查數據等,試著找出問題根源。也有學校是以特定器官(如心臟、肝臟)為主題,整合過去幾年在各門課關於該器官的知識,幫助學生建立系統性知識。

當醫療環境改變,醫病關係由和諧趨於緊張,醫療訴訟案件層出不窮,各大學的醫療衛生學院也以新的教學內容因應,比如法律、醫病關係、人文素養等課程,在近幾年都格外地被強調。

此外,訴求內省與自主學習的「反思教育」也成了一些學校推動的重點。「希望學生藉著閱讀經典,觀察、記錄課程學習中的心理歷程,建立面對壓力的強壯心智,」黃朝慶不諱言,醫學的「體驗式學習」在這個時代更形重要。

也因此「體驗」衍生出的服務學習課程,這幾年受到各校的廣泛歡迎與採納。學生藉著到醫院、偏遠地區、殘障機構服務,吳明賢觀察,即使只是簡單的推病床或健康檢查,往往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做為醫療護理人員的重要性與價值。

學長姐領路

台灣大學醫學系四年級 沈瑞恩

今日事今日畢,有熱情就不覺得累

解剖大體後,才更趨近現實

Q1:為何選擇這個科系?

A1:我從小身體就不是很好,常常得去看醫生,久而久之,就和醫生成為了好朋友,也逐漸開始了解醫生的生活。

我發現,自己對醫生的生活十分嚮往,所以很小就立下讀醫學系的志向。父母不是醫護背景,但都很支持我的決定。

我是在高二時跳考學測,可惜74級分只能填到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幾經考量,我決定放棄再拚指考,後來終於如願考上第一志願台大醫學系。

我覺得讀醫學系最棒的地方,就是學的知識很實用,比方上完一堂課或某個病症,我就會拿來自我檢視一下,看自己是否屬於風險族群,是否有要注意的地方。

Q2: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什麼?

A2:印象最深的,是三年級上學期的解剖課,第一次看到大體,其實衝擊滿大。

因為過去所上的課程,很多都是以課本的內容為主,比較偏重講授性的教法。比方微生物學,雖然也是醫學系主科,但我還是覺得跟真實世界隔了一層。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直到有一次在解剖課上看到實際的大體,當下才有強烈的「我是醫學系學生」的感覺。

服務學習 預先熟悉工作

此外,系上的小組討論課也很有幫助,這堂課導師會帶著同學們討論醫學人文或倫理等議題,比方醫病關係、溝通技巧、以及比較常發生的醫療糾紛都會觸及。

Q3:貴系給你的專業訓練是什麼?

A3:醫學系大一以通識課為主,二年級開始有醫學概論、醫學心理學、醫學統計、寄生蟲學等。大三開始進入重頭戲,有組織學、胚胎學、生理蟲學、神經生物學等重點課程。

我念了三年多的感覺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每學期都覺得課好重、好難,有好多東西要背,沒想到下學期課業更重,要念的書更多,但咬緊牙關去念,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為了讓自己能跟上進度,我在上課之外每天會多讀兩小時的書,週末會讀四小時,規定自己今日事、今日畢。

除了在學校上課,我們還有服務學習課,也就是去各科的門診跟診。我曾在急診室推著病房跑來跑去,也在骨科處理行政事務。等於是在見習過程中,熟悉未來的工作,很有幫助。

不能輕忽任何一門基礎課

Q4:這個訓練對你的社團生活幫助是什麼?

A4:我在大一時參加台大自閉星雨社,那時候有跟社團一起出隊,做一些服務。但現在我接了班代,加上系上課業很重,就沒有參加社團了。畢竟時間有限,還是要有所取捨。

我覺得讀醫學系要懂得紓壓,讓課業與休閒生活平衡,但方式不一定是參加社團。

Q5:入學後,發現課程與之前想像有何不同?

A5:進入醫學系就讀,我才發現在大三之前的課程,其實離病人很遠。

比方大一修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等,甚至還有微積分。這些在上課時覺得好像跟醫學沒有太多關係,但後來發現其實是很多進階課程的基礎。

又例如微積分,雖然看似與醫學無關,但實際上做到比較高階的研究時,都要用到微積分,所以不能輕忽。

【快速了解 醫藥衛生學群】

學生特質:

醫療衛生學群適合有耐心、愛心且細心的人就讀,簡言之,就是要有同理心,而這也是未來成為優秀醫護人員的必備條件。在人格特質上,最好是喜歡與人接觸,且樂於助人。此外,學習能力不能太差,因為醫學不斷與時俱進,需要持續學習的能力才能跟上時代腳步。

畢業出路:

念醫療衛生學群,畢業後多數人會去當第一線的醫生、護理人員。不喜歡在臨床接觸病人的,可以去做基礎醫學(如藥理、生理等)研究,往教學與研究領域鑽研。有一部分的人選擇走公衛體系,像是去衛福部做公共衛生相關的行政工作。也有人會去藥廠工作,甚至從政也比比皆是。

相關領域代表企業(組織):

台大醫院、長庚醫院、榮總、萬芳醫院、奇美醫院、慈濟醫院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