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美思科技(MedicusTek)位於南港軟體園區的實驗室,繞過寫滿方程式的白板屏風,一張醫院用的標準病床立刻映入眼簾。床上平放著一張薄薄軟墊。看似平凡無奇,實則暗藏玄機。
「這個墊子其實是一塊大感測器,從上到下布滿感測元件,」38歲的美思科技總經理許家銘指著產品「智慧照護床墊」笑著說。當病人躺上床墊,身體所有移動都會被記錄,轉成數位資訊,透過Wi-Fi傳輸到雲端系統。
經過大數據運算分析後,病人狀況與適當的照顧建議(如協助翻身、小心跌倒等),會即時傳進護理人員推車上的平板或智慧手錶,在第一時間了解病人需求。「護士巡房頂多一兩分鐘,但智慧照護床墊可以24小時持續記錄,」美思科技首席科學家馬克.安德森(Mark Anderson)笑說,即使出院回家,院方也可依據床墊傳輸的資訊進行遠距監測,達到無縫照護。
應用時下最夯的雲端與大數據系統,美思科技不做大眾化的健康穿戴裝置,而是鎖定保守、高門檻的醫院體系,在新興的健康照護潮流中,顯得獨樹一幟。
公司成立才三年,產品就已打入包括和信醫院等台、美四家醫療院所,紅到讓遠在美國MIT、史丹佛等一流學府的大學生,競相爭取來台實習機會。
教授+醫生+經理人奇特組合
一般醫材新創公司多要花五年才能有成果。美思科技在醫材領域後發先至,靠的是MIT校友、醫生與華碩大將的奇特組合。 「電影是《Ocean's 11》(瞞天過海),我們是MedicusTek 5,大家各有專長,互補性很強,」美思創辦人、著有《一個臺灣小留學生到哈佛之路》的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王智弘笑著說。
美思科技五位核心成員各有傲人資歷。來自高雄的美思董事長董倫長與王智弘,都是小學時代就「留學」美國,打敗群倫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然後轉戰醫學院並在美國執業。董倫長室友安德森,是MIT數學博士,精通程式設計與演算法。
美思科技總經理許家銘與副總經理林忠志則是華碩「畢業生」,都有超過八年的資歷。前者曾任研發經理,管過工廠也擅長新產品開發。後者曾在總經理室推動精實六個標準差,熟悉產品製程與使用者研究。
媒人做久,最終變親家
一邊是住美國的醫生、科學家,一邊是住台灣的工程師、經理人,相隔一個太平洋,會湊在一起創業,其實是機緣巧合。 故事得從三年前美國的加州爾灣開始。當時,在洛杉磯醫院擔任麻醉科醫師的董倫長,已工作超過十個年頭。執業中看了來自世界大廠、無數的先進醫療設備,1968年出生的他開始思考現在的醫院到底「少了什麼」。
「能不能運用現代科技,做出更精確的診斷建議?」過去在MIT念電機的董倫長思忖,如果病人的心跳、血壓,或照超音波、X光的資訊,能自動送到雲端系統,進行大數據比較分析,再回饋到臨床醫療流程,就能輔助醫生做診療決策。
懷著滿腔熱誠的董倫長,立即想到與他有多年交情的MIT學弟、1971年出生的王智弘。
「點子很好,但我一來沒錢,二來沒時間,」一邊當醫生、大學教授,還要做研究的王智弘一開始並沒有創業想法,卻又不忍潑老友冷水,於是他想起舊識林忠志,似乎也有創業念頭。
一邊有醫療背景,一邊有技術專業,或許是不錯的伙伴。
於是,熱心的王智弘主動為雙方牽線,為了讓老友的創業順利踏出第一步,王智弘還介紹團隊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認識。
沒想到,王智弘「媒人」做愈久,團隊愈覺得他不可或缺,輪番力邀他加入。最後終於被說服,從媒人變「親家」。
不只賣床墊,還賣解決方案
雖然夢想遠大,但五人都知道,產品要好才有機會成功。
長年研究美國健保的王智弘,清楚共有八項疏失醫院不能申請保險給付,必須自行吸收巨額費用,包括開錯刀、病人下床跌倒、得褥瘡等。若產品能幫醫院解決這些問題,就有商機。
在五人腦力激盪多次後,同時能解決病人褥瘡與下床跌倒兩大問題的「智慧照護床墊」構想,應運而生。只要病患夜晚移動,感測器就會通知護士。如果病患太久不動,系統就會提醒護士要為病患翻身,避免褥瘡。
護理人員可以根據病情、年齡、用藥狀況、飲食習慣等,調整通知情境與頻率,醫生也能由大數據分析的訊息,做出更適切診斷。「我們賣的是『solution』(解決方案),核心價值在於演算法,」王智弘笑著說,當決定「撂落去」,他就趕緊鼓吹MIT學長、演算法專家安德森加入,寫最關鍵的雲端分析系統。
「做醫療服務理念很重要,跟做電子業很不一樣,」三年來投入大量心血,從試用者回饋一次改良智慧照護床墊的許家銘,有感而發,從未想過以前做消費產品的技術,現竟能幫助千千萬萬位病患,成就感無可比擬。
多元學習,打敗蘋果的第一名實習機構
成立甫三年的美思科技,在台灣知名度不算高,然而它的實習名額卻很搶手,每年都吸引多位美國史丹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角逐。申請的學生來自電機系、資訊系、腦神經科學,甚至建築系,有美國白人、西班牙人、印度人、也有華人。
2013年史丹佛總共有十多位學生提出申請,在院辦公室篩選剩下六人,再經過創辦人集體面試,才挑出最適合的一員。因為競爭激烈,要把美思科技實習放在「第一志願」,才有錄取的機會。
究竟美思的魅力何在?創辦人是MIT校友,或在史丹佛大學任教是其一,產品創新是其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多元豐富的學習機會。
「我對醫療產業感興趣,想知道新創公司如何運作,也想來亞洲看看,同時學習中文,」越南籍的史丹佛大學生辛蒂(Cindy Au),是2013年雀屏中選的實習生。主修生物醫學工程的她,在校成績優秀,多次全A。
當時她同時申請上蘋果電腦產品設計部門的實習工作,那是堪稱最競爭的實習單位,被喻為實習「聖杯」,每年全美工程相關科系的大學生都搶破頭想要進去,但她最後卻選擇美思。實習結束後,她也慶幸做了這樣的選擇。
「在大公司往往只能做小事,在新創小公司反而有很多發揮空間,」辛蒂回憶,三個月暑假中,前一個半月負責首發產品(智慧照護床墊)的市場研究,藉著比較市面上既有競爭產品的功能與價格,提供調整改善的建議。後一個半月,她開始協助產品第二期臨床試驗,申請人體試驗委員會的核准。在這階段,她不但學會統計分析、實驗的設計,對於醫療產品上市前要符合的標準,也有深刻的體會。
「學習超乎我的想像,」她笑說,來台實習讓她親身體驗亞洲工作文化,與同事建立深厚友誼。回到校園後,她也大力推薦同學來美思實習,若未來公司有適合的正職機會,她也有興趣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