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專心好難? 暫時離開手機,找回自己

〔好享閱讀〕《分心不上癮》

王美珍
user

王美珍

2014-10-31

瀏覽數 54,850+

專心好難? 暫時離開手機,找回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4 / 11月號雜誌 教出全世界最快樂的小孩

從前,電腦只是人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則已經成為分分秒秒的一部分。若你已因此愈來愈難持續在一件事上專心,方洙正的新書《分心不上癮》,可以說是一本具理論與實用性的「行動手冊」。

這本書來自於作者在擔任英國劍橋微軟研究院擔任研究員時所做的研究計畫。面對不可抵擋的數位浪潮,此書提出了創新概念「沉思式計算」(contemplative computing),意即「以深思熟慮的方式使用電腦」。

作者主張,現代科技對人類的專注威脅,前所未有,「沉思的空間,消失的比熱帶雨林還快。」但是,無需悲觀,因為人類本來就是善於運用工具的生物,總有方法可以掌控因科技延伸的心靈。此書介紹了十分有趣的實驗,提出了一套實踐「分心不上癮」的方法。

隔離之必要 許多創新來自沉思

「有意識地」使用科技,可以先從撰寫日誌開始。例如,上臉書花了多少時間?回電郵花了多少時間?最後,可以評估時間都用到哪裡去了?這些工作透過科技是否真的有效益?以此來改善使用習慣。

注意呼吸與冥想也是解藥。作者指出,根據研究,許多人有「電郵呼吸暫停症」而不自知,收信時因為潛在的壓力而會閉氣,對於身體長期具有危害。

冥想則是最原始的神經科學,透過冥想不但可以讓身體在短短幾分鐘內安靜下來,還會造成大腦的生理改變,提升記憶力、注意力等。

更重要的是,在紛亂瑣碎的世界中,必須刻意保留讓人專注的空間。世界上所有重要的創新發現,都是在這樣的空間中產生。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例如,以「演化論」聞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在英國的鄉間有一條散步小徑,他在那兒散步了將近40年。一生最出色的思想和最銳利的觀察,都出現在他走動的時光。發現DNA結構的詹姆士華生(James Watson)也說:「我們的成功,多半源自我們在學院裡的隨性散步,以及到書店翻閱新書。」

然而,若打開電腦還是忍不住想要連線,作者建議下載兩個軟體,一個是「Freedom」,它能讓你暫時無法上網,最多8小時。另一個是Dark Room,這個書寫軟體使用乾淨的界面,也可幫助你專心。

讓科技改善生活 而非改變所有

另一個練習是訂下「數位安息日」。24小時不要上網,不要檢查電郵,而是拿出上個月或去年開始讀的書,把它讀完,或和家人一起煮一頓大餐……。

有趣的是,這項練習的起源反而是源自科技創新之都矽谷。這群愈是需要使用科技的人,愈知道不能失去自我。作者指出,安息日原是源於猶太人的傳統,將一日空下,「記得自己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的,人的價值不在於他的行為,而是在於他是誰。」因此,人有意務覺醒與覺察。

這個概念特別之處,是將「時間」封為神聖,而非空間。它不是「被動」的休息,而是主動的去思考生活的優先順序,癒合我們支離破碎的生活。

此書的啟發,不僅在於提供一些實際的方法,也在提醒讀者,在全面數位浸泡的時代,人與科技的主客體位置。科技,應該是心靈的延伸,而不是心靈主人。科技可以用來「改善」人們的生活,但不必因此而「改變」我們的所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