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家庭是快樂基礎 幫孩子找到熱情

哈佛最受歡迎教授班夏哈談猶太教育

張德齡
user

張德齡

2014-05-29

瀏覽數 18,750+

家庭是快樂基礎 幫孩子找到熱情
 

本文出自 2014 / 6月號雜誌 以色列,教育就是不一樣

研究幸福學的班夏哈(Tal Ben-Shahar)被譽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老師,曾經每學期有高達1400位學生選修他的課。

他也是全球暢銷排行榜的作家,多本著作翻譯成數十種語言。2008年出版《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Happier: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讓快樂變為顯學。

良好的家庭關係 是幸福的第一步

今年44歲的班夏哈也是個快樂的實踐者,2010年他回到以色列,在赫茲利亞的跨領域學院(IDC,Interdisciplinary Center),創立梅提夫(Maytiv)中心,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培養從幼稚園到中學的老師。

放棄美國的生活回到以色列,不是容易的決定。但他研究的快樂學證明,快樂不是來自於金錢、權力、地位,最重要是良好的關係,「回到愛我、關心我,同樣我也愛和關心的家人身邊,才是快樂泉源,」因此,他和太太、小孩搬回以色列。

班夏哈22歲當完兵後,到美國讀書,是哈佛資訊系高材生,也是體育健將,但當他擁有一切時,他卻一點也不快樂。他開始大量閱讀,試圖找尋快樂的泉源,從當代哲學家,到中國儒家與老莊思想,後來毅然從最熱門的資訊系轉念心理系。

熟悉東方文化的他發現,猶太人和華人有很多共通點,例如都很勤奮。他舉例,哈佛大學圖書館24小時不打烊,往往到凌晨1、2點,依然可見華裔和猶太裔學生挑燈夜讀。

熟讀論語的班夏哈非常推崇孔子,他認為儒家思想和猶太文化都推崇家庭,研究也證實,良好的家庭關係是幸福的第一步。和中國傳統一樣,猶太人也教導孩子尊敬長輩。他的父母從小如此教導他,他也這樣教導他的孩子。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但中國人與以色列人,對於教育的理念還是有很大不同。在新加坡住過2年,擔任以色列公司組織行為顧問的班夏哈發現,亞洲小孩很小就選擇學校,被貼標籤,求學過程深怕考試考不好。這點與以色列很不同,以色列人當然也不希望失敗,但會接受挫折,並追求第二次、三次、四次機會。

3年多前,同為哈佛校友的美國華裔教授蔡美兒出版的《虎媽的戰歌》一書轟動一時,班夏哈認為之所以引發迴響,是因為它呈現一種美國現象,美國有太多放縱的父母,認為不應該限制孩子自由,甚至讓他們打一個下午的電動玩具。而虎媽則太過嚴格,沒給孩子空間。

班夏哈認為教養必須中庸,孩子需要制約,一味被放縱不會快樂;但過度限制也會讓他們失去創造力。讓孩子快樂的方式就是平衡。

班夏哈分享他的育兒經驗,他每天給9歲兒子1小時「螢幕時間」,可以在電腦上看影片或玩Xbox,或是上網找資訊,「給孩子制約,但也讓他有選擇,讓他更快樂,」班夏哈說。

他認為父母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找到熱情。例如他兒子最喜歡打籃球,他願意全力支持,不論未來是否能打進NBA,或只在一小區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