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一封信的故事

卓慧臻
user

卓慧臻

1990-07-15

瀏覽數 15,400+

一封信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0 / 8月號雜誌 第050期遠見雜誌

最近對郵政的抱怨成了熱門話題,我的主人也是一肚子氣。把我扔進郵筒前還祈禱了一會兒,怕又慢了,因為一封平信有時慢到一星期才收到;訂的雜誌要在路上走十天才見到;花錢消災的限時專送也要三天以後才送達。可是,他沒注意,我臉上的郵票是歪的,也沒穿上標準信封的衣服,腳上也沒填寫郵遞區號。

他帶著期盼走遠了,卻不知道我就是這樣開始了「旅行」的惡運。

郵筒裡烏漆麻黑,躺在旁邊的盡是些DM朋友們--百貨公司、超市打折促銷廣告;房地產、開工秀宣傳單;還有股東大會的通知書。一到節日前夕,大夥兒碰頭機會更大,鬧哄哄的,我已被擠得快沒容身之處了。

老實說,我們這些日益增多的郵件已讓郵局人力負荷不了。光是去年台灣函件收寄總數就有十五億八千九百餘萬件,比前年增加六.七一%。其中信函、明信片占四六.八%;印刷品、書籍、新聞紙已占總函件量的四一%。

哇!有人來帶我出去了,街上真熱鬧,可是交通亂、道路差,幾番折騰才到郵局,我都急壞了。上了樓,大統艙似的場子,窗戶外是這古老大厝的一角,陽光格外安靜,人們卻是異常忙碌。

郵政作業未自動化

放眼望去,比我長得誇張的信函更多,有的甚至沒寫「地址」,只有「南山人壽敦南處」七個大字。那位郵局小姐在幫他打電話,問地址。哎!有這麼多像咱家主人一樣,以為郵局是萬能的,郵局的人力不也是這樣給浪費的?

我這副「衣裝不整」的德性,自然過不了自動銷票機蓋郵戳,因為信封大小不同、郵票位置不同、就得靠人工分類整理之後再行銷票。這下子,就趕不上下一個分揀時間,要等到明天了!嗚!

終於過了關,蓋了郵戳,輪到分揀。這位戴眼鏡、理平頭的小伙子,站在鴿子籠似的分信格前,不時地望著樑上的區域號碼表,眼睛都花了,才搞清楚我是屬於那一個投遞區的。幸虧,我的住址還算清楚,可是沒寫郵遞區號,害我又晚了一天才歸到「格」裡。

許多人搞不清楚郵遞區號為什麼這麼重要,郵局一會兒用三個號碼,一會兒又是五個號碼,把老百姓也搞糊塗了。可是,也不對呀,為什麼大宗的郵件,這些基本資料都齊全了,它還是過不了關?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分揀的過程很複雜,沒有郵遞區號的信件,分揀起來更困難。這項作業不能自動化,據說是發展不出適合中式信件的處理系統,只得仰賴國外技術。

這半年郵政單位便一直在研究:到底是歐美的機種好、還是日本的適用?據說,要再討論個半年才會有定論哩!

每回信寄慢了,主人就很納悶,郵局的錢到底賺到那裡去了?為什麼服務、設備那麼差?

這個嘛!說真的,每收一封三元的平信,郵局就要虧本一元。要怪就怪郵局是以勞力密集為主的事業,人員薪津占了總支出的七0%,賺錢的單位是儲匯業務,郵政還是靠儲匯的二分之一盈餘來補貼。

總算是到分發投遞段的時間,這是信件按照街巷分類的過程。我可是最期待此刻,因為快要結束旅行了。

那個胖乎乎的少年仔,歇著二大袋信,大概有六十公斤重,帶著我準備上路了。上路前得先打個卡,好讓郵局追蹤郵務士何時將我送發!

就像這個年輕人一樣,現在一個郵務士每天要送一千二百封信,比正常數量多出二百封,還常要加班才能送完。送不完的又只好帶回去,隔日再送。真不幸,我又是那隔日再送的信!

郵務人員意興闌珊

漸漸很多人不喜歡這份工作了,碰到天氣不好,工作量增加,更是意興闌珊。郵局並不是每年招考新郵務士,四、五年前招考時約有十餘萬人報考,今年只剩三萬人爭那六百人左右的位子。真不知道沒有了這群人,我怎麼飛到下一個主人的家?

穿過大街小巷,我早已暈頭轉向,這已經是第四天了,但願下一次主人再把我送走時,讓我「遊必有方」--住址清楚,並填上郵遞區號;要用標準信封、郵票貼正……這樣,旅行的時間就會縮短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