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 Pasta是在台中經營有J-Ping、小蝸牛與K2冰淇淋知名義大利餐廳的主廚王嘉平,北上所開的新餐廳。由於王嘉平本人念柏克萊建築系卻自學義大利菜的習廚之路充滿故事性,料理又有堅持,已累積不少名氣,一開店,就有許多粉絲朝聖。
本期《遠見》美食評鑑團找來曾赴義大利攻讀慢食的食材達人徐仲、鈞霈公關資深副總裁兼專業老饕黎明珍與前《蘋果日報》美食組長張瑀庭,一同探訪被美食家韓良露評為「具有米其林星級水準」主廚王嘉平的台北餐廳,究竟有何特色?
拿坡里燉章魚 鷹嘴豆泥綿密
Solo Pasta為《遠見》美食顧問團端出的料理依序如下:前菜:皮耶蒙熱水澡沙拉、普利亞茄子千層塔、拿坡里燉章魚。麵類:羅馬鹹豬肉茄汁手工麵、拿坡里燉肉醬麵、古典波隆那肉醬與特寬雞蛋麵。肉類:拿坡里燉肉。甜點:西西里起司捲、栗子蒙布朗。
觀察每一道菜前面,都有一個地名,跟一般偏台式的義大利麵館只有青醬、白醬、紅醬可選不太一樣。徐仲介紹,Solo Pasta像是義大利的家庭式餐館(Tratorria),點菜的時候很隨性,因為現煮的麵條需要等待,通常可先點個開胃菜,而Solo Pasta的前菜特別值得推薦,「這裡的菜餚,你只要查菜單上的原文,在義大利都存在,他的作法也非常尊重當地的精神。」
以前菜拿坡里燉章魚來說,在拿坡里的傳統做法,漁夫在清晨5點多捕抓上岸,不需要加鹽,加上香料與些許白酒,遵循古法以麵團封住鍋口,讓章魚在悶燒的鍋內熟成,所以這一道菜諧趣的又有「溺死的章魚」之稱。但熬煮出來的湯汁,完全保留住大海的原味,再以鷹嘴豆泥拌章魚,「瞬間從台北轉換時空到拿坡里旁的海港,而且鷹嘴豆泥口感綿密,非常好吃,算是一絕,」黎明珍誇讚。
義大利10多個地區菜色俱全 Solo Pasta入門右手邊有個大黑板,上面除了寫著當日推薦料理,底圖是以粉筆繪製的義大利全區地圖,每道料理都有它所屬地方的故事。拿坡里燉章魚是南義的味道,另一道前菜皮耶蒙熱水澡沙拉則是北義的風味。一大盤新鮮清脆的蔬菜,有白花椰、紅蘿蔔與小蕃茄,旁邊一皿白色濃稠的醬汁,還有燭火持續保溫。
徐仲解釋,北義大利冬日寒冷,經常以根莖類作物,蘸浴盆溫烤的大蒜鯷魚醬。據說,這「熱水澡」的吃法近來在東京也蔚為流行。其中,大蒜鯷魚醬也大有故事。皮耶蒙地區靠近松露產區,但附近完全沒有靠海,海鮮只有醃漬的鯷魚與鮪魚,《玫瑰的名字》義大利作家安伯托.艾可就曾為了香蒜鯷魚熱蘸醬大老遠赴會聚餐,只因能回味孩提美好時光的滋味。可惜的是,當日用餐,三位評審都覺得Solo Pasta的醬汁鯷魚特有的香味略淡些。
在Solo Pasta不只可以品嚐以番茄海鮮為主的南義風味,以及畜牧奶油為主的北義風情,主廚王嘉平離開建築系、自學義大利料理以來,不但自己鑽研原文食譜,每年花近一個月的時間親赴義大利學習,20個行政區中他已走過16個,徐仲觀察,Solo Pasta大概可以算出12、13個地區的菜。
這點為什麼重要?義大利飲食文化誌《義食之間》的作者艾蓮娜.柯斯提歐柯維奇花了20年了解義大利美食,她發現,由於義大利每個鄉村幾乎都能自給自足,發展出來的飲食文化也大不相同,就像艾可說的,「與義國菜餚的各種菜式相遇,意味著挖掘各種深不可測的差異性。」
拿坡里肉醬麵 有媽媽的味道
徐仲最佩服王嘉平的是,儘管現在擁有四家餐廳,他每天還是會逼自己讀一到兩小時關於義大利的書。由於兩人都是理科背景,有時王嘉平還會約他一大早出來討論不同的豬肉品種等。「他一開始開店時,手藝還沒有很純青,但經過這麼多年,嘉平一直很努力,現在真的有看出一點火花,」早於十年前就採訪過台中小蝸牛的張瑀庭觀察。
不過,義大利菜除了各地傳統原味不同之外,最重要的還有吃的心情。「英國的餐桌總是爾虞我詐談政治;法國菜總是拘謹,義大利菜比較讓人『吃得開』,適合放鬆聚餐。」黎明珍解釋。比如說大家最熟悉的拿坡里肉醬麵,使用牛、豬肉排、豬皮、蕃茄糊和蕃茄醬、洋蔥,燉煮六小時,成了拿坡里燉肉料理,而熬煮的肉醬佐上濃烈羊奶起司,淋在寬管麵條,又成了拿坡里肉醬麵,「他用非常大個頭的麵條,搭配肉醬,有媽媽的味道。」
張瑀庭補充,義大利的家庭觀念跟華人很接近,媽媽都是核心,「所以料理不ㄍㄧㄥ,很直接,法式料理會做很多盤飾,義大利就是強調食物的原味,份量都很大,大家吃東西就是要開懷!來Solo Pasta很輕鬆,細緻度都有顧到,也不用擔心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