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閱讀兼顧形而上與形而下

名人書房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沈方正

王思涵
user

王思涵

2012-01-04

瀏覽數 26,800+

用閱讀兼顧形而上與形而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2 / 1月號雜誌 翻身吧HTC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一年要參加200場以上的會議,100多次的國內、外出差等。但驚人的是,他一天「最少」保留兩個時段讀書。「從我識字以來,沒有一天不讀書,閱讀是日課,」近視高達1300度還有老花的沈方正說。他可說是實踐「認真工作、認真玩樂」的最佳代表,而「看書」正是他之所以能悠遊於工作、生活間的樂趣與動力。

沈方正的閱讀習慣從小學開始建立。父親中國古書的書櫃、母親《皇冠》雜誌的書櫃、姊姊全套文學書的書櫃,全任他遨遊,只是他愛看書的原因之一。另個可能是,因為升學壓力大,課本以外的讀物,他都極感興趣,看書成為他小小的反抗。當年睡在矮床墊,沈方正最享受被書圍繞的感覺,有時醒來看書的壓痕,便略知昨晚的睡姿。

沈方正愛看書的習慣演變至今,書太多擺不下,反而成為最大的煩惱,也因此他學會分享,只留下20%、30%的愛書。擔任礁溪老爺總經理期間,他首創24小時的小型圖書館,藏書上千冊,多是他的收藏,另設有員工圖書館,也有約500本的藏書。有一陣子,他每個月還開書單給同仁選讀。熟知沈方正的朋友都知道,跟他聊好書,可能很快就能從他手上接過那本書。

許多人好奇,每天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休息都不夠,如何抽出時間閱讀? 沈方正除了睡前40分鐘是他行之多年的閱讀時光,每天早上11點前,祕書會盡量幫他排開行程,留一段40分鐘的「真空時間」,讓他喝一杯咖啡,讀一本好書。

善用零碎時間 以閱讀為樂

沈方正認為,現代人花太多時間在工作,已到不合理的地步,但一定要設法脫離這種困境,「生活是這樣,自己更要常常留意有機會可以做什麼事,看書是樂趣很高又很便宜的休閒娛樂。」

沈方正累積多年經驗的心得是,暫停的空間或移動的時間,最要善用。例如,每次出差,沈方正最先考慮的不是要帶多少行李,而是帶多少書,因為旅程讀書最方便,一趟三天兩夜的行程足夠他看一本小說。

不過,沈方正愛看書,內心也經常上演「好,夠了,不要再買了」的天人交戰。有一陣子,他為了工作,也花了至少50萬元買旅館類書籍,但他看到最後,竟對知識和書感到莫名的恐慌,「書實在太多,一輩子也看不完,知識這麼廣闊,所有你想過的事情都有人在書裡面以某種型式表達了,我還要繼續再讀下去嘛?」沈方正比喻,那感覺就像在臉書(Facebook)上,連看了七天七夜別人的生活。

那段日子,沈方正陷入極大的焦慮與迷惘,有天他突然體會,閱讀純粹是為了自己的「樂趣」,不應患得患失,而是與壓力和平相處。

在沈方正閱讀的書籍裡,財經管理占很小一部分,但平常熱愛運動、喜歡欣賞美學的他,總能從這些領域習得做事的道理。

讀《做好王貞治》 產生力量 《做好王貞治》是沈方正前陣子看過一本跟運動有關的書,感動很深。

長期旅居日本的中華民國籍棒球選手王貞治,創下世界全壘打紀錄,至今仍然是傳奇。但是這樣「神」樣的人物,在離開東京巨人隊,轉往大榮鷹隊擔任總教練後,有了轉變。

王貞治是苦練型的天才,自律甚嚴。他對於沉寂多年、甚至有些自暴自棄的球隊很不能諒解,但教練與球員也無法接受他的管教,加上比賽失利等種種因素,對於王貞治質疑與不信任的言論四起。

在這麼艱難的環境,王貞治大可不必堅持,但他沒有放棄,反而努力想該怎麼突破,「裡面寫很多跟領導學有關的概念:怎麼調整心態,讓別人能接近你?這是運動書裡一本最適合企業主管讀的。」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沈方正觀察,以往有關王貞治的書都是寫他前半生的傳奇歷史,這本寫他失敗的經驗,「看了反而很有力量。」

另一本《建築家安藤忠雄》,也很適合在職場上奮鬥的人閱讀。沈方正從這本書體會,如果要自我突破,即便你有了小小成就,都要從頭開始,「偉大的藝術家每天都會重新開機。」

星雲大師講解《金剛經》好到嚇到他 沈方正將書分成兩類,「形而上」的精神食糧與「形而下」的實用知識,兩者應該要同時進行。只是,他觀察,現在資訊量太大,很少人願意再動腦讀思想類的書,「這有問題,因為做很多事,要把道理想通。」

「星雲大師所寫的《成就的祕訣:金剛經》真的寫得很好,好到嚇到我,」沈方正率先推薦。他第一次讀《金剛經》是高二,當時只覺得名字聽起來很厲害,爾後也翻過相關註解書籍,但沒有一本能像星雲大師可以把深奧的內容轉為生活的書,讓沒有宗教背景的人也看得懂。

有趣的是《金剛經》是佛教經典中的「解空第一」,但標題竟說是「成就的祕訣」,「空」與「成就」明明相反,講空的結論怎會是成就呢?

星雲大師解釋,一般人對成就的理解,不外乎是現世的成就自我、擁有名聲、累積財富與握有權力。但在佛教裡,成就即利益眾生。沈方正笑說,當下他心想,從事服務業就是利益眾生呀。

他認為,整本書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要人行佛,但運用許多公案講生活,有醍醐灌頂的妙效,感到困頓的人翻一翻,對於遭遇的困難,也會發現沒什麼。

不過,思想的書,特別是西方哲學,進入門檻高,一般人很難體會,就連沈方正自己剛開始讀希臘神話也會問:「寫故事的人,神經是不是有問題?」

像是卡謬解釋薛西佛斯的故事。神話中,薛西佛斯被懲罰,每天把巨石推到山底上又掉下來,日日如此。 沈方正在大學讀到時心想:這有什麼意義?但成熟後某天再翻,突然覺得「懂了」,而且很好玩。每天推巨石看似荒謬,但每天上班不也是?

沈方正體會,人生的本質,還有很多偉人做的事情也是如此。若荒謬的行動背後,有個要試圖改善社會的好目的,荒謬反而可以彰顯出人存在的意義。 讀《臺味》 才知飲食差異由來

至於形而下的書,沈方正推薦的書可不是吃喝玩樂的資訊而已。前陣子出版的《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深究台灣飲食的歷史與地域的差異,還整理台菜演進的編年史,沈方正讀來驚喜,原來很多事情是以濁水溪南北來分。比如說北部人無法接受南部吃番茄沾醬油膏與花生粉,但書裡解釋,北部人把番茄當水果,南部人把番茄當蔬菜,才有如此差異。

「進行形而下的活動,有點學問,跟台灣土地比較有attachment(連結),才有樂趣;不然只是消費,追求好吃與有名而已,」沈方正推薦的書還有《慢食府城》《旅人的食材曆》與近來關心食品衛生安全的《只吃好東西》。

因為工作,造訪過30~40個國家的沈方正也喜歡看旅遊的書,他的心得是要讀到「玩的fu」,學習別人用什麼樣的視野欣賞文化,像《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一個法國女人看美國文化,充滿意思。

現在沈方正看書,書中的知識就像連連看,充滿無限連結。 問閱讀對於他一輩子有什麼影響,他回答:「人生的樂趣吧!閱讀讓人產生很多想法,而且,形而上與形而下都照顧到了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