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當過推銷員、辦過雜誌,擔任貿易公司總經理、到自創事業,打拚了大輩子。50歲那一年,陳維滄將手中事業交棒出去,成立非營利機構、推動兩岸交流和文教公益活動,自己則揹起行囊,展開壯遊人生和極境之旅。 退休至今23年,73歲的他旅程腳步已走過沙漠、非洲、喜瑪拉雅山等地,四探南北極、五訪印度新疆、西藏也去了六遍。
陳維滄的一人旅行是學習,為了理解人為何而生、探究生死議題,一次次與荒野大地的近身接觸中,更見生命渺小可貴。
赴靜謐的極地 體悟生死 旅行於我,就是件辛苦的工作,我習慣將旅遊中的艱苦和經歷,深入回顧與反省自我一生,探索我的弱點,藉此不斷重生。既然要重生、要學習,我想就要到原始的大自然去找尋。
2002年至今,四次的南極之旅,待在船上時間居多,永晝中整天看著同樣的海景,不知今日是何日。在船上我話不多,喜歡獨處一室,就像是閉關,思考許多人生的課題,安靜的體驗孤獨,才能深層感受。
面對壯闊的冰山大海,我常問自己能為這片美好大地做些什麼?
2002年1月初訪南極歸來,不久南極半島東岸的冰棚開始崩解,2003年12月當我二探南極前夕,羅斯海域上世界最大的冰山破裂為二。2006年至今,南極東部冰原以每年570億噸的速度在消失。
而沙漠是生命的反面,有時在沙地發現難得的小草,或是一堆駱駝白骨,都不禁感歎生命的蹤影。在沙漠中行走,所有腳印、痕跡、甚至生命,只要一陣風襲來,都可能消失無蹤。使我想到《般若心經》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西藏治安佳 宜於一人旅行
我很少會跟團旅行,最多是和三五好友相約出發,也有過一個人旅行的經驗。
獨自去過兩次西藏,西藏很適合一個人旅行,可以從藏人的眼神中看到清晰的純真與忠厚。那裏沒有盜賊搶匪,讓人很有安全感。那裏也沒有商業污染,離繁華愈遠,離自己愈近。
走訪西藏,到了天葬現場,近距離接觸生死,令我毛骨悚然,暴露在山谷中的大體任由禿鷹啃食,為了拍攝天葬畫面,我站在一處高台上將近50分鐘,期間渾然不覺有臭味,直到離去前看到周遭人帶著口罩,突然間氣味衝上腦門,才有種想吐的感覺。
對生死體悟是尼泊爾與印度火葬給我的第一堂課。在印度加德滿都、離市區不遠的火葬場,我親眼見識火葬儀式。
只見親友把往生之人抬到河邊,環繞遺體幾圈,行注目禮做最終告別,將屍體抬放木堆後點火,現場沒有嚎啕之聲,親友們多是默默飲泣,約一個半小時後便燒成灰燼。眼見肉體消失,如同西藏天葬般,叫人學習放下對肉體的執著,泰然面對死亡。
這樣的一人旅行,最大收穫就是認識自己。只有面對自己的時候,外在環境的孤寂,容易讓人從主觀偏見的二元世界,返回最原本、無分別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