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希望創造者

教育與公益類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0-08-03

瀏覽數 24,650+

希望創造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0 / 8月號雜誌 新台灣之光100

若以「百年樹人」為目標,即將跨入建國百年的中華民國,這百年來的教育是否真讓台灣蓊樹茂林?

迎接民國百年,教育界真是五味雜陳。光是去年剛滿十年的「教改」,成果就見仁見智,百年教育更難一時論定功過。

然而,這幾年愈來愈提倡國際化、鼓勵對外競賽的教育體系,著實產生許多「台灣之光」。他們或者是站在聚光燈下的明星學子,或者是王牌團隊的幕後教師,全都努力幫台灣在國際舞台上闖出一片天。

數理科教育 國際奪牌率100%

若單純以競賽紀錄來看,光亮最為聚焦的,是數理與科學教育。每年,台灣都會有幾則頭版頭條屬於奧林匹亞、科展與各種國際數理競賽的學生。

以整體歷史可追朔到1991年的奧林匹亞競賽來說,截至2009年為止,在六科奧林匹亞競賽中,台灣總共拿到177面金牌、225面銀牌、161面銅牌與76個榮譽獎,成績斐然。 「台灣的數理競賽成績,在國際上真的是非常出色!」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舉例,2009年的國際數理競賽,台灣就摘得20金、13銀,得獎率100%。

而在今年「ISEF英特爾國際科學展」,這個全球矚目、每年參加人數逾1600人的中學生科展活動上,台灣團隊勇奪世界冠軍、囊獲七項大會獎,本次得獎率高達87.5%,大會平均得獎率也不過30%,台灣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在資訊教育方面也有量化的傲人成績。比的是中小學生專題式網頁創作的「台灣學校暨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今年台灣在國際賽部分,蟬聯八屆世界冠軍,獲得11座白金獎、19座金獎等多個獎項。 光是今年,得獎紀錄就連連破表。看來,台灣學生真的很會得獎,但這些「小時了了」的績優、資優學生,長大之後是否同樣「獎不完」?近兩年,教育部開始追蹤、研究奧林匹亞競賽學生的生涯發展與職涯表現。

看過初步報告的台師大物理系教授、台灣物理奧林匹亞團隊指導老師林明瑞說,升上大學後學生普遍有正向表現,也就是課業成績高於平均值,但也有部分學生反而落後於一般生。

他推論,這與各科奧林匹亞競賽題型設計與數理理解力的培訓模式有關係。以物理科來說,雖然對外比賽的績優生成績都很好,但中學生的實驗能力普遍不佳,未來台灣應考慮加強這方面的師資培訓。

技職教育 培育未來的紫領

此外,呼應1994年、410教改大遊行對鬆綁教育體制的訴求,教育走向自由化、多元化。影響所及,「技職教育」花開朵朵。「這幾年大學以上的國際獎牌,例如專利、發明等獎項,超過90%是由技職學生贏回來的!」技職體系出身、擔任過雲林科技大學校長的林聰明說,技職教育的耀眼表現不但顯示台灣人才多元化的趨勢,也逐步扭轉「士大夫」觀念。

「你看著好了,『紫領人才』會是未來職場上的當紅炸子雞!」十年來培育調酒選手,為台灣贏得無數獎牌的「調酒教母」謝美美說,儘管沒有高學歷,但有一技之長,就有機會站上國際舞台。

的確,在設計領域,從高職、科大一路念上來:現在已是世界級新銳設計師的古又文,已經是技職教育代言人。 技職院校的表現亦可圈可點。例如在iF比賽上,台科大得獎件數名列全球大學第4。此外,明星科技大學在今年日本第四屆國際微機構競賽,以微型機器人拿到五項冠軍,包辦20多個獎項。

多元與創新趨勢下,不少學校紛紛發展特色。例如台南後壁鄉的新嘉國小不到70人,不但以「宋江陣」聞名全國,還以鄉土特色網站參加「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連續七年獲獎,近三年分別是世界銀牌、世界金牌與世界白金獎。

公益教育 多元成就百花放

南投的羅娜國小校長馬彼得,則是以「合唱」教育,幫助11所原住民學校的孩子站上世運、世博舞台,希望成為台灣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讓世界聽見台灣。 弱勢族群,特別是身心障礙的孩子,更必須靠教育翻身。從小有聽障、68歲的趙建民,深感國內聽障教育資源不足,傾畢生之力研發手語教材,今年還獲得「夢想計畫」補助,將進行前所未有的台灣聾人歷史影像紀實工程。

曾赴美攻讀的趙建民,是台灣唯一三度在「世界聾人大會」發表論文的傑出人士,呼籲「歧視聾人的聽人更是殘障」觀念,引起國際聽障界重視,堪稱手語教育界的「台灣之光」。 除了趙建民,全台灣各角落還有許多人撐著弱勢孩子的教育大夢,例如今年入選《TIME》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百大人物」排行榜的陳樹菊。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陳樹菊把畢生賣菜所得,捐給母校與台東阿尼色弗兒童之家。而在高雄旗津開海產店的莊明祥,則捐助超過2000萬、認養海外60名貧童,連退休金都打算捐掉。

這些默默耕耘的身影,向世人證明,台灣人的愛心早已無國界、台灣的教育也正百花爭鳴。

向台灣之光致敬

除了本期教育類介紹的11個新台灣之光以外,從過去到現在仍有許多知名但本刊未報導的台灣之光,請見右表。 製表:林讓均、洪綾襄

沈芯菱

●現年20歲。小六起,就為兩岸三地沒錢補習的學生搭設大型免費教學網站,讓350萬學子上網學習。之後陸續為弱勢青少年與兒童舉辦免費英語教學營、才藝成果展,還將愛心廣布到柬埔寨失學兒童。

數理奧林匹亞教學團隊

●數學、化學、物理、生物、資訊與地科等科的奧林匹亞教學團隊,包括傅承德、方泰山、林明瑞、楊遠波、何榮桂與張俊彥等計畫指導教授,長期培訓數理奧林匹亞選手,每年為台灣贏得諸多國際獎項。截至2009年,總共拿到177面金牌、225面銀牌、161面銅牌與76個榮譽獎

國際慈濟人醫會

●在全球11個國家,設有近60個據點、超過7000名醫護專業志工,成立十多年來,到國內外災區救助、義診。至少在全球38個國家義診超過100萬人次

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程教授 張台麟

●在政大創設歐洲語文學程中心,因致力推動法語教學及雙邊交流獲頒法國教育部二等學術勳章

國小主任 周俊霖

●台南縣後壁鄉新嘉國小主任。新嘉國小設置鄉土特色網站已七年,參加「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連續七年獲獎,2009年更獲得白金獎

聾人文化兼手語教育專家 趙建民

●台灣第一位名列美國第二屆國際聾人之路(Deaf Way)學術大會「亞洲聾人歷史上傑出人物榜」的世界級聾人文化兼手語教育專家。曾三度出席世界聾人大會發表論文演講,其論文引起全球聽障界的重視

美國農業部林務局化學專案負責人 郝慰民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和聯合國的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獲諾貝爾和平獎。畢業於輔大化學系的郝慰民以IPCC首份地球暖化報告主要撰稿人共同獲獎 楊筱薇

●今年獲《紐約時報》頒發年度最佳英文教師,是首位獲獎的華人。這個獎項主要頒發給在大紐約地區教新移民英文的優良教師 台灣大專生海外志工團

●南亞大海嘯後,長榮大學等多所大專院校組成的海外重建醫療隊,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輔導下,參與斯里蘭卡小漁村重建,為感謝台灣,村民們把通往海灣的道路命名為「台灣路」,而在印度協助興建的85間新房舍則被命名為「台灣厝」

推薦更多新台灣之光,請上《遠見》網站:www.gvm.com.tw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