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遠見高峰會於11月6日舉行閉幕贈獎典禮。本屆「終身成就獎」得主之一,為名符其實為台灣經濟奉獻一生的前經建會副主委葉萬安。代為接下獎座的女婿黃健煌感謝峰會肯定父親「一輩子的努力」,全家人皆感無比榮耀。
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於11月6日迎來閉幕時刻。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榮譽董事長高希均擔任贈獎人,於閉幕典禮上頒發「終身成就獎」給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葉萬安。
代為領獎的葉萬安女婿黃健煌表示,父親認為,能在遠見高峰會上獲得終身成就獎,是最大的光榮。葉萬安自22歲來到台灣,為國奉獻一生。走過戰後重建、產業轉型、經濟快速起飛的年代,助力台灣脫離貧窮,成為現代化的國家。
黃健煌表示,父親始終秉持著「做學問要認真,做事要負責,做人要正直」的信念,用專業與理想為國家出力,也為社會留下很多珍貴的智慧。即便在退休後,仍持續撰寫社論、專書,持續啟發下一代的後輩。
最後,黃健煌總結,在家人心中,葉萬安不僅是一位經濟學者,也是體貼的丈夫、溫暖的爸爸、慈祥的祖父。這座終身成就獎不僅是對葉萬安一輩子努力的肯定,更是對那個堅毅、誠懇、默默耕耘世代的一種禮讚。
經濟研究輔佐國家復興是終生志願
葉萬安雖不克出席,但在致詞稿中,他表示在自己百歲之際,順利出版回憶錄《為台灣經濟奮鬥一生:葉萬安百齡回顧》,更親眼目睹祖國從近代的積弱中重新奮起、茁壯強大,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對此感到非常幸運。

他回憶,自從求學時,了解經濟學是真正的「經國濟民」之學後,便立定志向鑽研「經濟研究」,進一步以「經濟政策」輔佐國家治理,邁向現代化與富足。葉萬安描述,「經濟研究」與「經濟政策」最終成為「我一生一以貫之的工作與生活核心」,並藉此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和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做出貢獻,可說是心願成真。
終身觀察、分析經濟局勢的葉萬安,也對當前的中美、兩岸關係,提出精闢的觀點。
回顧經濟數據,中國在2010年GDP攀上全球第二位以來,與美國之間的競爭關係愈發鮮明。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間啟動貿易戰,對中的鷹派作法,在拜登政權獲得延續,至川普第二任期也未緩解。
至此,葉萬安指出,「中國明顯已意識到一味低調或韜光養晦,是沒有用的,面對美國霸權,唯一的手段就是『反霸』。中美關係因此開始走上以實力對決的道路,而台海與台灣也愈來愈成為中美兩強鬥爭的最前沿。」
他指出,「93閱兵」的「強勢亮劍」,可謂是向美國傳遞重要訊息:中國大陸已下決心要徹底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兩岸統一,並期望美方在中方推動兩岸不論是和平統一或武力統一上,做出正確決策。
雖然未來仍有許多變數與挑戰,但葉萬安認為,「若兩岸統一問題獲得根本解決,我認為,中美關係就有很大機會,重新走向合作共贏的方向。」
葉萬安預期,21世紀將是中國世紀。他觀察,美國近年來對中政策偏差,內部難以自我矯正,對外行使單邊主義,逐漸走向霸權主義的歧途。
反觀中國,則正在重新崛起,邁向復興,且持續透過推動國際機制與全球性倡議,促進全球的團結與合作。他表示,「中國日增的強大國力,不僅能為區域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也必將給全球全人類的和平與發展提供巨大的正能量。」
葉萬安預期,未來十年將是關鍵十年。他不僅呼籲大家積極參與這個進程,也對於能目睹中國從近代的衰弱富足起來,更進一步為全人類做出貢獻,深感榮幸。
為國貢獻一生,台灣經濟發展「活字典」
數十年來,葉萬安多任幕後幕僚職務,大眾知名度不高。但在台灣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他是研擬並制定國家經濟政策的關鍵人物。前經建會主任委員趙耀東便曾稱老部屬葉萬安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活字典」。
葉萬安1926年生於南京,畢業於上海商學院銀行系。因職涯機會,22歲時來到台灣台糖擔任統計員。後來加入經濟安定委員會的工業委員會,成為尹仲容的麾下部屬。經安會撤銷後,葉萬安加入美援會,持續留任於經合會、經設會以及經建會。他持續深耕經濟發展計畫的設計與彙整,以及經濟政策研究的幕僚作業,直到1992年退休。
退休後,葉萬安仍經常往返兩岸,分享台灣經濟經驗。他亦曾於台大、東吳、東海等校兼課近20年,並長期兼任《經濟日報》社論主筆,40年內撰寫社論近2000篇、專論百餘篇。
葉萬安著有《邁向經濟現代化之路:社論一寫四十年》《台灣經濟奇蹟的奠基者 尹仲容》《台灣經濟再奮發之路》《為什麼台灣經濟由盛到衰?》等書。2025年出版的回憶錄《為台灣經濟奮鬥一生:葉萬安百齡回顧》,是最新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