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第二天(6日)的午宴講座,由《遠見雜誌》副社長兼智庫總編輯李建興引言,邀請嘉義縣長翁章梁以「嘉義發展的人與故事Part 2」為題發表演講。去年分享嘉義縣產業發展成果,今年從民生角度出發,為人民打造更乾淨、更安全、更有尊嚴的生活環境,也為嘉義縣的下一個十年鋪出新藍圖。
「《遠見》自1995年起進行縣市調查,至今已邁入第35年,期間採訪過無數縣市首長,但嘉義縣長翁章梁是少數『會向人民請命』的縣市長。」《遠見雜誌》副社長兼智庫總編輯李建興開場引言便指出,翁章梁展現了一位真正「地方父母官」的形象。
李建興指出,翁章梁的請命打破嘉義「農業大縣」侷限,推動大埔美與馬稠後園區來帶動「農工並進」;更爭取台積電CoWoS廠落腳嘉義縣,也促成南科嘉義園區成立。如今嘉義縣已擁有全台最具潛力的無人機基地,成為創新產業聚落新核心。

從環境與治安起步,打造安全幸福之嘉
「環境清潔與治安,不該與發展掛勾,而是政府該做好的基本功。」翁章梁指出,嘉義縣推行「一月一鄉鎮」清潔計畫,全縣357個村里僅用一年半就完成環境大掃除,目前已進入第二輪,累計清出697.2公噸垃圾,同時整頓64處雜草叢生的槽化島,讓嘉義以整潔與秩序迎接產業新局。
治安方面,翁章梁要求將竊盜案列為重大刑案,規定分局長親自到場督辦,使嘉義縣竊盜案破案率在113年度達97.74%,「人民要有安全感,才會對未來有信心。」
長照進化、醫療零距離,讓長者安心在嘉
翁章梁從信仰、醫療到生活關懷,全方位守護長者。縣府推行「友善寺廟」計畫,改善無障礙設施,讓長輩能安心參拜,全縣422座寺廟已有390座完成改造,達92.4%覆蓋率。翁章梁強調:「信仰是長者心靈支柱,不能因為年老就與神明隔絕。」
在長照方面,嘉義縣以創新行動提升服務品質。「管路安心計畫」讓鼻胃管、尿管與氣切患者可一通電話即獲上門協助,至今服務1811戶、完成1523案;另推動「外籍看護到宅訓練」,由醫療團隊與通譯到府教學,已完成894件個案,強化居家照護能量。
針對失智症患者,縣府成立「權責型失智中心」,並結合郵差通報機制,建立社區守護網絡,目前設有29個失智據點。
偏鄉醫療上,嘉義縣與嘉義基督教醫院、台南奇美醫院合作推動遠距醫療與巡迴醫療車,讓阿里山等地居民獲得即時診療。同時拍攝《在厝顧健康》節目,推廣在家運動與AI健康健檢,實踐「健康要靠自己動起來」的生活理念。
從「家鄉100問」到「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推動文化新風景
嘉義縣在教育與文化面向展現多元創意。翁章梁推動「家鄉100問」計畫,讓孩子從在地故事中建立認同感,也開放夜自習、成立愛+1擊樂團、街舞隊與鄒族合唱團,讓偏鄉學童登上全國舞台,「讓鄉下不再只是被看見,而是被敬佩。」翁章梁說。
此外,縣府啟動「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由藝術家與社區共同創作紀錄片與出版書籍,重構地方記憶,並將於明年台灣燈會展出,展現嘉義文化新能量。翁章梁也展示嘉義新品牌「嘉義極光」哈密瓜,甜度超過14度、香氣獨特、每顆售價近900元,象徵嘉義縣精準農業成果與品牌升級。
翁章梁表示:「2025(年)到2035(年),是嘉義縣的黃金十年。嘉義縣會同時發展農業、工業與科技,也會成為最宜居、最有人情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