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股市報酬遠勝房市?當買房不再是人生課題,年輕人買股成為散戶力量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5-11-01

瀏覽數 950+

取投資房地產和股票是兩種常見的財富增值方式。取自Unsplash
取投資房地產和股票是兩種常見的財富增值方式。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投資房地產和股票是兩種常見的財富增值方式。過去幾年,房價大幅上漲,很多人會後悔沒有早點買房,但如果投資股市肯定賺更多,就美國市場來看,過去30年,投資股市永遠是贏家,且無人能及。

1995年初以來數據,追蹤房價的凱斯席勒房價指數 (Case–Shiller Home Price Indices) 已上漲逾310%。相比之下,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逾1,200%。如果算上再投資股息,總回報率則超過2200%。

30 年股市報酬遠勝房市

一位房地產投資者在1995年3月以當時美國平均房價153,500美元,購買一處房產,到2024年底,價值將增長到503,800美元。但如果在1995年將同樣的金額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那麼在接下來的30年裡,價值將會成長到340多萬美元。

美股與房地產過去 30 年漲幅比較。取自HartfordFunds

美股與房地產過去 30 年漲幅比較。取自HartfordFunds

若以台灣股市與房市比較,2003年投資0050到現在報酬率可達10倍,投資台北市蛋黃區的房子,不算出租的報酬,光房價可能頂多上漲 5 倍,且還要扣除稅費與維修費用。

當然,不同的房地產市場會帶來不同的回報,但從宏觀角度來看,股票市場整體上比房地產更適合長期投資。尤其房子進入門檻高,需要先拿出好幾百萬的頭期款,雖然長期看起來利潤可觀,但資本也非常高,回報率不如股市。股市還有其他好處,就是流動性,股票投資很容易入場和出場,且成本極低。然而,投資房地產既耗時又昂貴。此外,股票可以分散投資。

年輕人蜂擁入股市

在買不起的住房時代,受零佣金交易應用程式和加密貨幣熱潮等因素,投資股市似乎是一種更容易實現的財富積累方式,尤其是在短期內。愈來愈多人認為租屋和投資具有戰略優勢,因為它比房地產更靈活,回報率也更高,即使有錢也不願買房。

年輕人也不再將買房視為主要的投資目標,他們的資金轉向股票。摩根大通一份報告發現,到2024年,37%的25歲年輕人使用投資帳戶,相較2015年這一年齡層的比例只有6%。過去十年,投資股市的年輕人數量增加六倍,顯示他們對財富累積的思維方式發生轉變,甚至年輕人散戶可能是創紀錄股市的支持力量之一。

一次帶走25吋+20吋行李箱!遠見雙箱豪華方案$3,980帶走,立即訂閱>>

但年輕人如此熱衷股市,也有一個原因是股票的感知穩定性,許多年輕投資人,只經歷疫情之後股市強勁表現的時期,使他們相信股票是長期累積財富的可靠途徑。

巴菲特是股市長期投資的信徒,他認為有三件事情值得花錢去做,分別是投資自己、購買具有價值的股票,以及擁有一間能夠負擔的房子。他不贊成買房當投資,他說至少在美國,證券市場比房地產市場有更多的機會。但前提是投資股票也要如巴菲特一樣有無比的洞見與能耐,長期投資,克服人性,且若遇到史上最大崩跌,有資本也有信心能熬得過去。

本文轉載自2025.10.27「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