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還真的後輩換成了AI VTuber,會發生什麼事?遊戲橘子集團與霹靂國際多媒體預告,將聯手推出全台首創由AI虛擬偶像「宮祈緣」主持的節目《結緣金》,預計11月1日正式開播。這場結合AI技術與傳統布袋戲精神的跨界合作,被雙方形容為「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實驗」。不過, AI沒有真人的情感與表演經驗,要如何理解具有深厚歷史的傳統文化? IP遇上橘子的AI創新互相碰撞,會端出什麼樣的內容?
當布袋戲遇上人工智慧、素還真的後輩換成了AI VTuber,會發生什麼事?
遊戲橘子與霹靂國際多媒體今日(10/28)共同宣布合作,將推出全台首個由AI虛擬偶像「宮祈緣」主持的節目《結緣金》。
擁有厚實文化基礎的內容,遇上由語言模型驅動、自主生成內容的虛擬存在,在虛擬與真實之間,能否誕生出新的文化生命?
虛擬偶像擔綱主持人,霹靂為經典IP尋找新出口
談起布袋戲與VTuber的淵源,霹靂國際多媒體總經理黃亮勛強調,「雖然我們來自於傳統文化,但是本質上布袋戲的角色,其實就是虛擬形象的偶像。」
霹靂的經典角色素還真2024年參加由公共電視台主辦的金V獎時,曾被戲稱為「VTuber界的大前輩」,當時AI VTuber宮祈緣就與素還真連袂現身。以金V獎頒獎為契機,霹靂和橘子展開合作,黃亮勛表示,未來也會持續在虛擬偶像領域推陳出新。
事實上,霹靂本週也已經預告,將會在明年(2026)二月初舉辦集結台灣與日本VTuber的大型拼盤演唱會。

橘子方面,橘子集團原創中心總監胡明顒則表示,希望藉由AI技術與台灣原創精神,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虛擬娛樂新道路。「《結緣金》是 AI 內容的第一步,我們跟霹靂一起推出 AI 虛擬偶像節目,⋯⋯技術讓角色更真實,但是文化才可以讓角色更有深度、更飽滿、更有靈魂。」
《結緣金》節目製作人謝育哲介紹,這檔每集6至8分鐘、共26集的節目,其核心主題有20個是由AI VTuber宮祈緣自行發想,內容橫跨傳統與現代。宮祈緣不僅會直擊霹靂片場、與董事長黃強華互動,還會因對BL題材感興趣而接觸橘子旗下原創小說平台Mojoin的作品,甚至自己要求要去宮廟繞境、體驗算命。
謝育哲強調,由於AI的即時反應無法被完全控制,節目中將充滿許多AI自主生成的笑點,展現出科技與人性的衝突。
不選真人、讓AI登場,橘子為什麼押注虛擬偶像?
由AI虛擬偶像主持節目探索傳統文化,固然有跨越文化次元的衝突感,但不管是橘子或者霹靂,旗下都有合適的人物與內容,為何還要另闢蹊徑?
以橘子來說,橘子集團和製作人詹仁雄、文策院合資成立踢帕娛樂,不乏演藝圈資源,為何不直接請女團、男團等藝人主持節目,反而要投入資源開發AI?
對此,胡明顒解釋,橘子本來就有發展虛擬偶像的想法,希望藉由科技結合文化發展出新的內容,目前AI VTuber專案隸屬於原創中心,擁有小說、漫畫、遊戲和虛擬攝影棚等不同資源,從屬性上有在探索「媒體組合」(media mix)的可能性。
在橘子的藍圖中,AI偶像的潛力遠不止於主持節目,長遠來看,這項技術的終極目標是實現「數位陪伴」,讓粉絲未來有機會與自己喜愛的IP角色直接對話,這不僅能深化IP價值,更能開創全新的商業模式。

從霹靂的角度來看,若是如黃亮勛所言,自家是虛擬偶像前輩為何不直接推派自家角色主持節目?黃亮勛坦言,真人偶像相對風險更高,現實中他們可能會出事,經紀合約也會到期,這些都為公司經營帶來麻煩與風險。相較之下,由AI驅動的虛擬偶像是可以持續投資、價值能不斷疊加上去的數位資產,商業穩定性更高。
節目製作人謝育哲也補充,將布袋戲本尊角色轉為現代粉絲能接受的2D或3D形象,是極其複雜的美術工程,貿然推出風險極高;若直接招募中之人,也可能有人設過於龐雜,甚至中之人畢業的風險,因此,先透過AI VTuber測試市場水溫更為穩健。
從零開始發展,AI主持人要如何站穩市場?
當然,雙方合作仍有挑戰。
以AI VTuber而言,全球成功的AI VTuber案例屈指可數,因為觀眾渴望的不只有陪伴感,更重要的還有人性。以頂尖AI VTuber Neuro─sama為例,其吸引力也離不開工程師Vedal的即時互動引導。
其次,宮祈緣是從零開始發展的IP,卻要直接擔綱節目主持,觀眾從何而來成為最大問號。先推節目再養粉絲的模式,考驗行銷推廣能力與投入資源的決心。

橘子提供技術,意在打造可規模化、高穩定性的數位IP;霹靂則提供文化基礎,為其龐大的IP宇宙探索數位轉型的可行性。
誠如黃亮勛所期待的:「小緣可以愈來愈紅,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再做更多、更多的事情,」推出新造型、發行更多單曲,甚至是舉辦個人演唱會。未來就看這場AI與傳統文化的碰撞,能否為「經典IP」找到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