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淘金潮造就金州傳奇,一百年後矽谷以晶片掀起科技革命。如今AI再度引爆舊金山熱潮,從生成式到實體AI,開啟新一輪全球淘金競賽,台灣正站上關鍵位置。
19世紀中期,一位退役軍人在北加州的美利堅河發現金沙,從此掀起了加州淘金潮。據說一天可湧入上千位來自全球各地懷抱發財夢的淘金者,包括第一批大規模移民至美國的華人。當時連載運移民的船員都棄船去淘金,港灣塞滿無主船隻。
這股淘金熱徹底改變了加州的經濟產業與人口組成,河中淘起的一桶桶黃金也帶動銀行需求,催生出富國銀行等金融集團。加州從此有了金州(Golden State)的別稱,而淘金潮的核心地帶San Francisco,也因此被華人音譯為舊金山。
100年後,灣區南部的聖塔克拉拉谷在1950年代發展矽晶圓半導體業,20年後「矽谷」之名誕生,也輻射出電子產業聚落,奠定了舊金山灣區的科技基礎。跨入21世紀之際,該區遭逢「.com」網路泡沫,卻引領了往後一波波全球科技榮景。
AI發展跨入第二紀元,更聰明的機器人來了!
如今,舊金山再迎來一波爆發力極強的AI淘金狂潮。2022年11月30日,生成式AI始祖ChatGPT問世,總部就坐落在舊金山,這讓舊金山被封為「全球AI首都」,成為AI新創獨角獸的聚集地。這也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在疫後一波波回流,全美有高達35%的AI人才群聚在此。
在資金層面,光是今年前三季,就有1110億美元的創投熱錢湧入舊金山灣區,其中93%流向AI投資。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波AI發展週期正從生成式AI跨向實體AI(physical AI),後者已占上述AI投資額約16%,比2024年還多出近三倍。
在AI發展跨入第二紀元的當口,《遠見》採訪團隊飛越一萬多公里,來到這個連綿70公里、串接舊金山與矽谷的全球AI首都圈,探詢其中生態系與產業機會。
「實體AI的具體形象可以理解為機器人,更聰明的機器人來了,台灣供應鏈大大有機會!」許多當地產學專家與創投大老都看好台灣供應鏈,台美更應強強聯手。也就是,美國的軟體研發能力和台灣硬體製造實力,除了互補還能加乘,尤其在中國以低成本發展AI語言模型,並整合紅色供應鏈一條龍加速研發機器人的關鍵時刻。
為此,《遠見》也直擊史丹佛機器人實驗室的前瞻研發,並獨家採訪能讓機器人有觸覺的「電子皮膚之母」鮑哲南教授。同時,拜訪有「矽谷台裔AI三巨頭」之稱,與黃仁勳、蘇姿丰齊名的美超微創辦人梁見後,一揭《美國AI行動方案》大政策下的AI基礎建設商機。
今年11月是OpenAI發布三週年,雖然還未轉虧為盈,但是近一個月內又接連獲得輝達、軟銀等科技大咖注資,整體估值飆漲至驚人的5000億美元。資金追捧AI的瘋狂程度,連OpenAI執行長奧特曼都提醒要小心投資泡沫化。
但不管資金行情是否逢高拉回,AI正在翻轉產業格局,很可能永遠影響了未來人類文明。這一波AI淘金狂潮,你我都不是局外人,不管是否看壞它,至少要先看懂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