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川普重返白宮,旋即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讓全球氣候治理頓時失去最強引擎。化石燃料復辟、綠能退場、ESG遭到邊緣化,這一連串逆轉,不僅動搖企業的減碳信心,也讓國際合作機制陷入裂縫。當美國以「就業優先」為由開倒車,歐盟與中國雖試圖補位,但市場氛圍早已動盪不安。
對台灣而言,這並非退場的藉口,反而是必須迎風前行的時刻。環境部調高減碳目標,金管會擴大永續揭露,並全面導入ISSB標準,從政策到治理展現「戰略性前進」的決心。
雖然國際多國選擇觀望,但台灣若能堅定加碼,將不只是被動追隨,而是率先卡位全球永續新秩序。因為唯有在逆風中挺進,台灣才能掌握未來話語權。
2025年川普重返白宮後,旋即便向聯合國發出正式信函,宣布退出全球最重要的氣候公約《巴黎協定》。此舉,不僅象徵美國對全球氣候議題態度大改變,連帶也逆轉原有的能源政策,更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