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沒有台灣光復節」的爭議延燒,反映美方與民進黨政府在台灣地位問題上的新共構。從開羅宣言到聯合國2758號決議,歷史文件成了政治攻防工具。當光復節被淡化,代表的不僅是節日爭論,更是中華民國主權認同的危機。
徐國勇說:「沒有台灣光復節。」跡象顯示,這是現今台美當局正在共構的「台灣地位新論」漸在對接合龍。
美國對台灣的「雙挾持」,正在浮現。
一方面,用「豪豬巷戰」挾持台灣的「軍事戰略」。另一方面,用「台灣地位未定論」挾持台灣的「政治戰略」。
兩句話,就鎖死了台灣。
透過雙挾持,美國要將台灣打造成一個可輕易操弄撩撥中國的「地緣政治遙控器」,任意按個鈕,就可能將兩岸情勢翻攪得不可收拾。
台灣將淪為美國手中的「撩撥中國遙控器」。愈陷於台灣地位未定論,愈不能跳脫豪豬巷戰的挾持。愈被捆綁成巷戰豪豬,就愈難跳脫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糾纏。
雙重戰略壓力下的自主困境
在「豪豬巷戰/台灣地位未定論」的雙挾持下,台灣在兩岸關係上,將根本失去對自我正常發展利益的自主選擇權,而被逼迫只能以仇恨敵對來面對中國大陸,也就是台灣將根本失去了追求兩岸和平競合的自主權利。
試問:擺明了要豪豬巷戰,如何和平競合?挑明了台灣地位未定論,如何和平競合?分論如下:
先說豪豬巷戰的軍事戰略挾持。美國要將台灣打造成巷戰豪豬,有一根本矛盾。就是,美國反覆強調不願與中國發生衝突,不願與中國開戰,不會推翻中國的體制,且不要「脫鉤」,只要「去風險」;台灣為什麼不能也像美國這樣想?甚至,台灣是否比美國更應當這樣想?
其實,除了美國自己與中國維持「有競爭/有合作」的兩手關係,美國的主要盟友,如歐盟與日韓與中國,皆是「有競爭/有合作」。那麼,為什麼唯獨要以「巷戰豪豬/台灣地位未定論」挾持台灣,並用以逼迫台灣對中國大陸只能仇恨與敵對,剝奪了台灣在兩岸追求和平競合的自主權利?
縱目放眼全世界,只有台灣被美國如此挾持,台灣必須警覺不能被美國吃定了牽到豪豬墳場。
開羅宣言的爭議再起
再談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政治戰略挾持。川普上任,國務院官網在2月刪除「不支持台獨」的文字,如今可視為伏筆。
AIT此次公開宣稱,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合約等二戰時期文件,「皆未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被視為「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死灰復燃。
這一切的辯證,皆應源自開羅宣言。宣言說:「日本自中國所竊取的所有領土,如滿洲、台灣及澎湖群島,應當歸還給中華民國。」(Shall be restor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後續的過程已無庸贅言。至1945年,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發起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其實就是後續一連串過程的事實體現。
這是因為當時的中華民國,當然是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體,而這個中華民國,當然擁有對台灣的主權,此皆基於開羅宣言等二戰文件。
這個情態一直維持到1971年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始在聯合國呈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轉移。但是,今天我們不能因聯合國的政策翻轉,竟回過頭去否定開羅宣言等二戰文件,而據以稱台灣地位未定論,甚至乾脆說「根本沒有台灣光復節」。
再者,如今竟然說,要用開羅宣言來「證明」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其實是張飛打岳飛,根本是無中生有。因為開羅會議1943年舉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存在。現在的問題是:開羅宣言並未說要把台灣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否定開羅宣言,就形同否定了中華民國光復台灣。
2758號決議,其實不是「台灣地位未定論」。該決議是聯合國經約20年激烈角力所達成,在達成前亦曾出現「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等對案均告失敗或流產,最後的結論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權益,否定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而是將台灣的政治存在「定位」為「蔣介石的代表」,因此連「中華民國」都不能提。
也就是說,2758決議對台灣的「定位」,是不但否定中華民國為聯合國會員國,且根本否定了中華民國是國家。
政策立場搖擺與外交回應的矛盾
台灣應當警覺,美國現在回到了將「台灣定位」視為「蔣介石的代表」的2758決議,其心裡想的,也是將現在及未來的台灣政治存在,僅僅視為「賴清德的代表/XXX代表」。在邏輯上,這盤棋其實是指向否定中華民國對台灣的主權。
身揹金斗甕,閣替人看風水。賴清德你不能不知死活。
賴清德正陷於進退維谷的掙扎之中。
其實,在總統大選前,談到台灣地位未定論,賴清德曾借陳儀深之口,說「台灣地位原來未定,但現已定」,開始出現轉彎。
今年5月8日,陸委會說,開羅宣言、波茨坎公告,當時是中華民國,聯合國憲章也是中華民國。至8月9日,陸委會及外交部更同日宣稱「開羅宣言確立了中華民國對台灣的主權」。這類宣示皆肯定開羅宣言,顯然是想從「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台獨史觀跳脫出來。
但是,現在言猶在耳,竟又突然附和美國稱「開羅宣言未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
在AIT否定開羅宣言後,外交部稱,林佳龍「感謝AIT重申美方對台政策立場」。但試問:AIT對開羅宣言的「政策立場」是在「重申」?或已告顛覆?
外交部出爾反爾,自批其頰。這究竟是美國的政策?或中華民國的政策?顯見賴政府在「政治戰略」上已失自主性。
無論是「開羅宣言未定論」或「2758未位定論」,都是在質疑並打擊「中華民國對台灣的主權」。賴政府居然據此做出「台灣沒有光復節」的結論,豈非自掘墳墓?
在地緣政治夾縫中尋找自主路徑
台灣拒吃「美國套餐」。當國家的「軍事戰略」與「政治戰略」全被美國挾持,台灣巷戰豪豬的角色已被鎖死,但台灣政治地位未定,這樣走下去豈有活路?
台灣人要冷靜理智想一想:為了台灣的生存發展利益,我們有必要跟著美國採取如此極端又無退路的國家路線嗎?
這樣的國家路線,讓美國拿台灣當槍使,把台灣放在火上烤,當成「撩撥器/攪屎棍」。無民主性,無道德號召性,無現實正當性,無人性。
美國儼然已成台灣的深層政府。台灣必須跳出美國的雙挾持,不做巷戰豪豬,不搞台灣地位未定論,營造以中華民國立場與中國大陸和平競合的自主生存發展兩岸關係。
沒有台灣光復節,這是一言喪邦。
賴清德,今年10月25日,你要鄭重宣示:紀念中華民國光復台灣80週年!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聯合報副董事長;原載於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