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肥胖只是因為吃得多動得少,事實真相是,胰島素阻抗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即使你已經在節食和運動,甚至超級努力地透過極端飲食和高強度運動,在短期內看到效果,但極端方法往往難以持續,最終就會放棄,體重反彈是遲早的事。更糟的是,這些方法有可能加劇胰島素阻抗,使得健康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本文節錄自《逆轉胰島素阻抗 21天重啟健康代謝》一書,作者:呂美寶,方舟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腹部肥肉、內臟脂肪最危險
因為胰島素是一種促進脂肪儲存的激素,當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時,身體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試圖降低血糖,而過量的胰島素會促進脂肪細胞的增長,特別是在腹部,形成「內臟脂肪」,這種脂肪會影響內臟功能,並加劇胰島素阻抗,形成惡性循環。
摸一下你的肚子,如果你的腹部脂肪非常肥厚,或是腹部隆起有啤酒肚,那就要當心了,內臟脂肪對健康的危害很大。
為什麼努力節食、運動,還是復胖?
胰島素阻抗與肥胖之間存在著雙向關係。
一方面,肥胖本身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因為過多的脂肪組織會釋放一些細胞激素,去干擾胰島素的正常作用,導致胰島素阻抗。
另一方面,胰島素阻抗又會進一步加劇脂肪細胞的累積,形成一個令人無奈的循環。
這種情況就像是一艘破船進水了,如果不先修補漏洞(改善胰島素阻抗),再怎麼努力舀水(節食或運動),最終還是會沉船(復胖)。
(延伸閱讀│澱粉、碳水最好別吃?功能醫學營養師:「這種飲食方法」適得其反)
肌少症與骨質疏鬆:肌肉長不出來,骨骼也變脆
許多人認為,肌少症和骨質疏鬆只是老年人才需要擔心的事,實際上,這些問題可能在你年輕時就默默開始「發展」,而胰島素阻抗就是助長肌少跟骨鬆的重要因素。
皮多肉薄「瘦乾巴」鍛鍊不起來的原因
如果你發現,即使努力鍛鍊,平常也有攝取足夠的營養,但肌肉依然難以增長,有可能就與胰島素阻抗有關。
胰島素能幫助血糖與胺基酸送往肌肉細胞裡儲存,幫助肌肉修復與增長。如果有胰島素阻抗的情形,便會削弱肌肉對葡萄糖的吸收能力,導致肌肉生長困難。
老本虧空:當心鈣質邊吃邊漏
這影響的層面不只是肌肉,骨骼也會有連帶的影響。對骨骼來說,胰島素具有「促進成骨細胞活性」的作用,如果骨細胞對胰島素也不敏感,也就是胰島素阻抗,便會降低成骨細胞的活性,降低骨質密度,增加骨折風險。
還有更麻煩的事,胰島素阻抗也會造成腸道對鈣的吸收率下降,腎臟對鈣的排泄量也會增加。這就很像是:一輩子好不容易慢慢存下的骨鈣老本,一個不小心,就會被花掉了!不過好消息是,若能改善胰島素阻抗的問題,這些狀況都是可以改善的。
(延伸閱讀│長期腰痠背痛、上樓梯要用手撐?年長者「肌少症」自我評估量表,超過4分要當心!)
加速大腦退化:胰島素阻抗與失智症有關
看了幾部有關失智症議題的電影和戲劇,像是《我想念我自己》、《腦海中的橡皮擦》、《如蝶翩翩》,每齣戲的劇情都讓我感動泛淚,真的很揪心,因為失智症是「最悲傷的病魔」。
我也會想像,如果自己是劇中的主角,我的人生會演變成怎麼樣的劇情。這些電影更是深刻提醒了我,及早預防失智是很重要的觀念,如果已有失智徵兆,更要積極學習如何延緩病程的發展。
認知障礙可能在中年時就開始發展
許多人認為,認知障礙和失智症只是老年人的疾病,但事實上,失智問題可能早在中年時就開始發展,胰島素阻抗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認知功能的下降,通常在你「感覺到之前」就已經開始,而胰島素阻抗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大腦是人體最大的耗能器官之一,非常依賴血糖過活。因此吃了一頓餐之後,大腦會分走大約20%左右的血糖,才能維持正常的運作(儘管它只占全身體重約二%)。
這主要是因為大腦細胞(神經元)需要大量的能量來維持電位、進行神經傳導和其他生理功能。葡萄糖是大腦的主要能量來源,因此維持穩定的血糖濃度,對大腦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
如果有胰島素阻抗的情形,將會發生什麼事?就像是電腦效能變慢,甚至容易當機!因為胰島素阻抗會剝奪大腦取得葡萄糖養分的機會,導致大腦能量不足,在大腦的功能運作上就會斷斷續續。
(延伸閱讀│病因在你嘴裡?罹患失智症人數年年攀升,「這件事」成阿茲海默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