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塑集團麥寮廠區,運動早已不只是休閒,而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台灣化學纖維透過健康管理人員與數位工具,將「運動」融入日常,從主管帶頭到員工自主參與,讓運動成為凝聚團隊向心力、推動幸福職場的關鍵力量。
傍晚時分,走進台塑集團位在麥寮工業區的員工休息區,偌大的空間裡,正有員工在公司自建的球道上打保齡球,一旁還有人邊打撞球邊聊天。
重視員工健康,打造永續幸福職場
台塑企業五大公司之一的台化公司安全永續專業組安全衛生處資深經理張建成指出,台化董事長洪福源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員工健康,希望打造幸福、祥和且永續的健康職場,因此不遺餘力推動運動風氣。
為了更有效推動員工健康,台化在2012年把原本的「護理人員」職稱調整為「健康管理人員」。張建成認為,只是提供職場護理服務不夠,必須賦予此職位更積極、有力的健康推動職責。
在安全衛生處與健康管理人員推動下,台化的運動風氣相當多元。以台塑麥寮廠區為例,約有十多家公司,均由麥寮管理部統籌,員工可自主提出申請成立社團,並在網站上公告,麥寮廠區員工均能自由加入,目前有籃球社、排球社、羽毛球社等熱門運動社團。
然而,台化有部份員工採輪班制上班。為了能讓運動風氣雨露均霑,安全衛生處在規劃健康管理活動時,也會把運動元素融入其中,希望帶動所有人運動風氣。
除了理念上的宣導,台化也透過具體行動鼓勵員工運動,成立專屬LINE群組,員工可每天在上面分享運動狀況,公司也會根據每日活動量(如走路步數、跑步公里數)進行排名,名列前茅者將獲得獎勵。
主管帶頭運動,落實關懷文化
而主管也在台化的運動文化扮演關鍵角色。張建成認為,主管不能只是口頭上支持,更要親身參與、帶頭行動,才能真正產生影響力。
例如,在台化辦公室,每天下午五點會播放音樂,由健康管理人員帶領同仁進行四分鐘的Tabata運動,張建成不僅親自參與,還會鼓勵那些沒起身運動的夥伴一起參與,久而久之就成為部門的優良習慣。
張建成指出,他會主動關心部門內一位體重超標、有高血壓的同事,除了分享運動減重經驗,還推薦親身實行的斷食方法,不只幫助他更健康,更有效拉近主管和部屬間的距離,增進彼此的信任和溝通。
用科技做健康管理,提前預警風險
為了更有效推動健康管理,台化還建置iCare健康促進服務雲與專屬App,員工可在上面輸入血壓、血糖、體重、體脂、血氧等數據,系統會自動記錄並追蹤個人健康趨勢,並提醒員工要注意身體健康。例如,當血壓超標時,系統就會發送溫馨提醒簡訊,要員工注意身體狀況、調整作息。
目前,台化還在規劃更具前瞻性的管理系統,計劃把AI融入在健康管理中。一旦員工健康數據達到預設標準,系統會自動發出警訊給員工本人和直屬主管。主管收到通知後,可詢問員工是否工作超出身心負荷,進而調整工作量,不僅建立更深層次的關懷文化,也可提升員工工作表現。
種種努力,也讓台化至今一共獲得11個健康獎項,包含運動企業認證標章。
張建成有感而發表示,他向來都給同仁一個觀念,「只要你們有心、願意做,公司就會全力支持。」四位健康管理人員在報名獎項時,不僅準備大量資料、製作簡報,還要接受委員審查,但他們都甘之如飴,而得獎則是對所有同仁的肯定。
但台化推廣運動文化的腳步不會因此而停歇。張建成認為,最大挑戰是如何讓輪班制的員工更願意參與運動,而且持之以恆,「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希望員工能愈來愈健康。」
從球場到辦公室,從Tabata運動到AI健康管理,台化讓運動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職場日常的一部分。當企業願意以員工健康為本,不僅能激發士氣與信任,更能在永續轉型的路上走得更遠,展現企業真正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