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罷免投票日當天,全台天氣晴,但此次只有7位藍委面臨罷免挑戰,藍綠在首波大罷免潮後,打法也趨「冷戰」,從上午各投票所的狀況來看,投票率預估不會太高。與此同時,同天還有「核三延役公投案」在進行,這兩大選舉的結果,將影響未來台灣的政經走向。
大罷免潮的第二波823投票日,相較前一波的大規模,此次面臨罷免挑戰的國民黨立委只有7位,分別是台中市3位(顏寬恒、楊瓊瓔、江啟臣),南投縣2位(馬文君、游顥),以及新北市的羅明才跟新竹縣的林思銘,可見這次罷免投票的重心在中部地區。
罷免通過的兩大條件,分別是「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25%以上」,由此可見,7位藍委的罷免門檻分別為:
823 罷免立委投票門檻一覽表
縣市 | 選區 | 被罷免人 | 投票人總數 | 25% 門檻 | 同意票數 | 不同意票數 | 通過罷免?(Y/N) |
新北市 | 第11選區 | 羅明才 | 299652 | 74913 | |||
新竹縣 | 第2選區 | 林思銘 | 238499 | 59625 | |||
台中市 | 第2選區 | 顏寬恒 | 307742 | 76936 | |||
台中市 | 第3選區 | 楊瓊瓔 | 260599 | 65150 | |||
台中市 | 第8選區 | 江啟臣 | 208849 | 52213 | |||
南投縣 | 第1選區 | 馬文君 | 184153 | 46039 | |||
南投縣 | 第2選區 | 游顥 | 195068 | 48767 |
資料來源:中選會
若以這7席藍委上屆對手的得票數字來看,罷免通過的票數門檻,約為上屆對手得票數的73%至98%之間,其中南投縣第2選區的游顥最低(73%),新北市第11選區的羅明才最高(98%)。而以藍委們上屆選舉的得票數來看,罷免通過的票數門檻,約為自己得票數的58%至77%之間,其中台中市第8選區的江啟臣最低(58%)、新竹縣林思銘最高(77%)。
這顯示投票率的高低,是今天罷免案通過與否的關鍵指標。
投票熱情降低,學者指因這兩項原因
不過學者認為,相較第一波的726投票,823面臨罷免的藍委大幅縮水,從24個選區銳減至7個,且在首波大罷免潮後,藍綠兩造的策略都偏向「冷戰」,都有可能使這次罷免的投票熱情降低,預估投票率不會太高。
而從罷免成案的日期來看,這7席藍委的罷免投票日之所以辦在第二波,主因就是「連署收件遇到困難」,需透過補件才達到二階門檻,代表這7席選區的基本盤更偏「藍」;外加726藍營反罷成功,讓綠營士氣低迷,總總因素顯示,第二波罷免通過的難度,將較上波罷免通過難度高。
另外,此次7位藍委的罷免投票日,與「核三延役公投」在同天辦理,這項變數也可能影響罷免投票率的高低,進而影響最終的投票結果。
今天也有多位政治人物出門投票,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新北市長侯友宜、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等等,顯示此次罷免暨公投結果,將牽動未來台灣政局的走勢。最終結果如何,將持續為讀者進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