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拚才會贏:連結台灣、矽谷與全球的未來

獻給所有為提升台灣在全球AI地位而努力的創業者、投資者與企業領袖

Tiffine Wang 王覺玅(譯者:Ming Tsai)
user

Tiffine Wang 王覺玅(譯者:Ming Tsai)

2025-08-04

瀏覽數 750+

在AI挾帶顛覆產業的潛力席捲全球之時,台灣也處於重新定位自我國際角色的關鍵時刻。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在AI挾帶顛覆產業的潛力席捲全球之時,台灣也處於重新定位自我國際角色的關鍵時刻。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在人工智慧(AI)挾帶顛覆產業的潛力席捲全球之時,台灣也處於重新定位自我國際角色的關鍵時刻。在出身矽谷、深耕國際科技重鎮的跨境創投家眼中,台灣具有什麼樣的優勢與機會?從創業者、投資人到企業領袖,可採行哪些行動與心態,擴大台灣在這波AI創新的能見度與參與度?

遠渡重洋,重新發現台灣

我生長於舊金山和矽谷,一個多元文化的地區。作為一個台裔的美國人,台灣對我而言既親切又陌生:在美國的家中,我們說著台英雙語,傳承著阿嬤從台灣帶來的傳統,維繫著一份跨越太平洋的歸屬感;然而多年來,我在全球科技圈奔波,鮮少回到這片故土。

作者(右1)與外婆(中)。作者提供

作者(右1)與外婆(中)。作者提供

過去十年,作為一個創投家,我專注於建立有意義的跨境合作關係,在矽谷、紐約、新加坡、日本、澳洲、以色列和歐洲等全球科技重鎮進行資本佈局。我與創業者、企業領袖和投資人攜手,挖掘商機,協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這些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創新生態系統運作的多樣性,以及將本地創意轉化為全球成功所需的心態。

我投資過多家跨境新創公司,後來得到全球頂尖創投公司的青睞。例如,我在Singtel(新加坡電信)任職時與Carro的執行長合作,這家公司現在已經成為「獨角獸」,獲得SoftBank Vision Fund(軟銀願景基金)、Mitsui Sumitomo(三井住友)和Temasek(淡馬錫)等多方策略投資人的支持;Multiplier和Intellect分別得到Tiger Global(老虎全球)與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的後續資金;Fairmatic則在Battery Ventures和Foundation Capital的支持下,募資超過8000萬美元。這些成功案例證明了跨境合作的無限潛力!

我真心地面向世界,回到台灣的時間卻少得可憐;因為台灣很難找到對國際市場有清楚願景、準備好擴張全球版圖的新創公司。我常回來之後,覺得在台灣的時間很有意義,也讓我感到謙卑。雖然我還保留一點台灣的傳統,但是很多地方還是無法深入——生活的節奏、細膩的文化、潛藏的規則,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我會講台語,但是在台北通常派不上用場。

有時,在這個理應稱為家的地方,我倒覺得像個局外人;但是這些彆扭的時刻,反而成為我更用心傾聽、提問,並欣賞台灣社會各種面向的機會。隨著一次一次回到台灣,我越來越能夠體會台灣獨特的精神:沉靜的決心、創造力,以及了不起的適應能力。

作者會說台語,卻發現台北日常生活中並不常用到。作者提供

作者會說台語,卻發現台北日常生活中並不常用到。作者提供

AI時代,台灣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

對台灣而言,AI不僅是一項技術升級,更是邁向全球領導地位的必要戰略。過去,台灣以製造業聞名,現在我們必須轉型,從提供零組件走向提供完整解決方案與先進系統的目標。

AI為台灣帶來了從「世界工廠」蛻變為「全球創新夥伴」的契機。它可以幫助本地企業開發專有技術,提升利潤空間,從追隨標準變成制定標準。在人口老化與區域競爭加劇的挑戰下,AI是維持經濟韌性的關鍵。

要抓住這一機遇,需要深思熟慮的抉擇。台灣必須投資技術人才,強化產學合作,培養一種鼓勵「審慎冒險」(calculated risk-taking)與創業精神的文化。否則,當全球競爭對手在價值鏈上快速攀升,台灣可能被困在低利潤、商品化的角色中。

台灣在全球AI經濟中的角色

憑著半導體與精密製造的全球領先地位,台灣已是未來AI不可或缺的要角;台灣的科技水準與供應鏈實力,創造了AI晶片與系統,從雲端運算到自駕車,無不受它所驅動。

那麼,台灣要怎麼從零組件的供應基地,化身為提供完整系統的創意園地,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創公司?

台灣的新創生態系統相對年輕。雖然技術人才實力雄厚,但是許多企業專注於大型系統的某個環節,而非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語言成了國際化的障礙;台灣文化重視敬業與精準,但要培養「審慎冒險」的精神,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多年來,我在幫美國科技公司拓展亞洲市場的時候,發現台灣常被略過,除了地緣政治的因素之外,還有語言的隔閡,以及打入本地市場的一些其他阻礙。所以儘管輝達與台積電很成功,我們還是不能自滿。這些成就樹立了高標準,也提醒我們持續創新的必要性。

隨著AI加速普及,台灣處於絕佳的位置,可以協助共同設計並輸出解決方案,從供應商升級為值得信賴的夥伴,共同開發以人為本而安全的AI系統。台灣的僑民與跨文化人才,是還沒有被善用的優勢;他們能夠幫助企業更有效地進入國際市場,並尋求國際的合作夥伴。

憑藉半導體和精密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台灣已經是全球AI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取自台積電網頁tsmc.com

憑藉半導體和精密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台灣已經是全球AI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取自台積電網頁tsmc.com

國際創投公司尋尋覓覓的「異數」

創投人的類型很多元:有追求財務報酬的投資人,有尋求與核心業務一致的企業投資人,以及次級市場的買家。然而,矽谷頂尖創投機構的思考方式不同:他們不追求穩定、漸進的回報,而是獵尋「異數」——那些能帶來非凡回報、定義整個基金的稀有企業。傳統的投資方式重視可預測性,而這些創投機構專注於那些高風險、高回報的機會,因為他們有重塑市場、拓展全球的潛力,以及長期的複利優勢,而這些正是能夠重塑台灣的交易類型。

【倒數2週】訂遠見年度最優惠(2年送1年、1年送半年)只到9/30>>

對台灣而言,我們要調整我們的創新生態系統,突破保守的文化,同時要有足夠的膽識,抓住這個將在地創意推向全球影響力的特殊機遇。

矽谷頂尖創投公司在評估企業時,常關注以下的關鍵特質:

● 能佈局全球市場的團隊:創辦人需了解跨境動態,具有訂定國際市場策略的能力。

● 強大且獨特的技術能力:解決方案需具備明確而難以複製及取代的優勢。

● 規模化的潛力:創投公司注重的是具有吸引力的市場規模和大規模解決問題的潛力。對於大多數一線基金來說,這意味著「目標退出」規模在10億至100億美元以上,因為5000萬至3億美元的退出規模通常被認為對行業影響太小。

● 適應力強、具韌性的領導:能快速學習、調整方向,應對變化。

● 建立信任的能力:擁有與合作夥伴、客戶和投資人建立穩固關係的經驗。

提升全球參與度的五項行動建議

● 協助國際夥伴了解台灣,降低商業阻力:讓大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我們的優勢。

● 克服語言及文化的隔閡:讓在地團隊可以自信地與全球客戶和夥伴溝通、合作。建議從事跨境業務的專業人士使用英文名字(音譯或自選),便於國際合作夥伴在LinkedIn等平台跟我們聯繫。

● 讓創業者與企業領袖了解有效率的合作方式:包括智慧財產權、公司管理,以及跨文化溝通的能力。

● 建立並推廣強有力的價值主張:凸顯台灣在技術、人才與先進供應鏈的獨特優勢。

● 從規避風險到審慎冒險:鼓勵企業挑戰全球性重大問題,而非僅追求小幅改進。

AI對我有什麼重要

AI不僅關乎先進實驗室或高科技產業,而是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能縮短擁擠醫院的候診時間,協助教師提供個人化教學,讓中小企業獲得大企業級的分析工具。對農民而言,AI可提升產量、節省資源;對照顧年長者的家庭來說,AI提供更安全、智慧的居家照護。

AI不僅是提升效率或降低成本的工具,它更是我們價值觀的反映。台灣如何發展與應用AI,等於是告訴這個世界我們在乎的是什麼。台灣向來擅長將限制轉為優勢,將挑戰化為創意,這正是當前世界所需要的特質。這是台灣引領風騷的時刻!投資人、工程師、教師、政策制定者,每個人都能創造未來,都能發揮作用。我們的選擇至關重要,它決定了台灣是否只是全球AI經濟的參與者,還是可以成為值得信賴的領導者與合作夥伴。

AI拚才會贏!讓我們共同努力,抓住這一個歷史的機遇,讓台灣在全球AI舞台上成為耀眼的領航者!

(作者專欄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