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休閒農場F2〉苗栗 飛牛牧場,享受酪農生活樂趣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08-02-01

瀏覽數 23,250+

休閒農場F2〉苗栗 飛牛牧場,享受酪農生活樂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8 / 2月號雜誌 品味學習潮

通往苗栗通霄的山路上,筆直的木棉樹夾道矗立,連接著一大片青青草原。迤邐綿長的柵欄、斜頂木屋,飛牛牧場的風光有如北國鄉村,令人心曠神怡。

「這就是陳怡蓉、許紹洋拍戲的房子,」一群馬來西亞遊客在這裡看到偶像劇《薰衣草》的拍攝地點,禁不住發出驚呼聲。

自從《薰衣草》在東南亞竄紅,有大量東南亞遊客前來飛牛。而該劇拍攝的牛棚、花園當然成了朝聖景點,觀光客讀著旁邊的說明看板,回味起劇中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

牧場一角響起「噹、噹」的牛鈴聲,原來是主人吳敦瑤、施尚斌採摘樹葉,餵食體型纖瘦的娟姍牛,只見他們倆輕聲慢步靠近牛群,把牛的脾氣摸得很清楚。

這兩位年齡加起來有130歲的創業伙伴,1973年一起赴美學習養牛技術,從青年時期就合作創業,從負債上億元到締造上億元的年營業額,體認到合作才有機會。30年了,如今兩人白髮蒼蒼,也為台灣酪農業寫下傳奇。

轉觀光牧場,肉牛變乳牛

回首轉型為觀光牧場的歷程,吳敦瑤、施尚斌捱過1970年代澳洲牛肉開放的衝擊,看到日本牧場變成休閒場所,便在1987年找日本人規劃,為了圓夢他們舉債投資買地,「那時常趕3點半!」施尚斌苦笑,當時龐大的債務壓得他快得憂鬱症。

1995年,飛牛對外營業,50元門票,還送一杯牛奶。由於兩人沒做過服務業,牧場裡沒有餐廳,廁所也不夠,遭來批評。「像瞎子摸象,摸索中學經驗,」施尚斌笑說往事。

創業維艱,上億元債務又如何讓兩人沒有歧見,繼續合作呢?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我跟他個性完全不同,哈哈,」吳敦瑤的笑聲爽朗,「我喜歡向前衝,他常沒有行動,幾次想拆夥算了,」一旁的施尚斌聽了,卻依然沒有回應。

2001年,當時擔任農委會輔導處長的參事邱湧忠,對吳、施兩人說,超過50公頃的飛牛牧場是酪農大戶,應該走向國際化。吳敦瑤聽進去了,就到美、日、加等牧場參觀,開拓外國觀光客。

乳品加工廠,產品包羅萬象

如同香格里拉農場,飛牛也鎖定東南亞旅展,果然一批批的觀光客來了。牛是牧場的最大賣點,「住慣城市的人喝過牛奶,卻不一定看過牛,」施尚斌說,於是他們安排擠牛奶、餵小牛、做牛奶麵包等多項活動,讓外國人體驗牧場生活。

新加坡的新新旅行社董事長黃夜旋為了替遊客選擇農場,還曾親身前來考察,看到牧場裡的景色後,讚歎連連。

難得的是,飛牛儘管轉型做休閒農場,並未放棄酪農的本業,仍持續生產牛奶。「我們倆的牛加起來有400多頭,部分牛奶賣給光泉食品,」吳敦瑤說,這是飛牛的另一項收入。

不僅於此,他們還投資4000萬元在牧場裡開設乳品加工廠,以「飛牛」為品牌,生產鮮乳、餅乾、洗髮精,從食品、日用品到衣服、玩具,已有數百項,每一項都跟牛有關係。負責規劃周邊商品、就讀管理研究所的吳明哲是吳敦瑤的兒子。他認為,自製商品的利潤是賣牛奶的兩、三倍,業績可達營業額1∕4,其中,牛奶糖銷路最好,幾乎人人都買。

看好周邊商品,吳明哲也和北海道牧場合作,引進技術,提升產品水準,今年起還要進軍日系百貨公司,拓展通路。

接下父親棒子的吳明哲,今年打算將住房增加到100間,全方位發展旅遊業,飛牛的未來鐵定很不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