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Dcard 上看到一則熱門貼文:一名網友抱怨公司開會時主管情緒失控,當眾飆罵她,結果她因為當場難堪,當天下班前就火速遞出辭呈。相信此故事流出,應該一堆X世代、嬰兒潮主管老闆們又要念「Z世代就是這樣很草莓」。但我必須要說,也有認識一些高EQ又懂帶人的主管,聰明訓人卻能讓Z世代新人服氣又聽話,甚至積極改進,相當令人佩服其中智慧。到底他們有哪些特點值得學?就來談我知道的Z世代溝通成功法則。
老實說,一開始看到Dcard的故事,即使我身為Y世代,也忍不住笑出聲——不是因為好笑,而是太有共鳴了。
當年我剛畢業進入職場,什麼話沒聽過?被罵到狗血淋頭也得咬牙撐過。那時我們的信念是:「能留下來就代表你夠強。」
時代真的變了,Z世代講求的是「尊重」
Z世代(約1997~2012年出生)的員工,對「尊重」有極高的期待。他們不吃威權那一套,抗拒羞辱式溝通,更強調心理安全感與情緒價值。
如果我們這一代的主管,還用那種「吼一下就怕、罵一下就動」的老方法來帶人,很快就會發現:不但罵不到成效,還會把人罵走。
所以問題來了:當主管面對Z世代犯錯,該怎麼「罵得有效」?怎麼在維持原則、不放過錯誤的同時,又不傷人、不流失人才?
這幾年我認識了一些高EQ的主管,他們還是會「念」菜鳥,但念完後對方不僅乖乖聽話,還會努力改進。他們的溝通模式通常具備以下5大特點,也許可稱為Z世代溝通成功法則,希望能幫助主管們在困境中找到解方。
一、他不是在「罵人」,是在「指出問題」
首先,我發現這類主管很懂得把「批評」轉為「建設性的溝通」。語氣與措辭的調整,就是改變的第一步,重點是語氣保持冷靜,明確指出問題的同時,不模糊責任,也不傷害對方自尊。
傳統主管說法 | 智慧主管說法(適用Z世代) |
你到底有沒有搞清楚?怎麼會做成這樣? | 我對這件事有點擔心,你的處理邏輯可以再和我講一遍嗎? |
這種錯誤不應該再發生! | 我們需要談談這個問題,避免之後一樣的錯誤再出現。你怎麼看? |
這完全沒效率! | 你的做法可能繞了一點遠路,我們可以來找個更快的方式。 |
二、罵人前先「共情」,才能讓對方聽進去
Z世代比起服從,更在乎主管是否「理解自己」,這也是心理安全感的基礎。如果直接劈頭就罵,只會讓他們關上耳朵、啟動防衛機制,共情不是妥協,而是讓對方放下戒心。當對方感受到你不是在「攻擊」,而是在「合作解決問題」,自然願意配合改進。以下是正確與錯誤的說話範例:
❌「這是工作,不是討拍!」
✅「我知道你最近負荷很重,但我們還是得談談這次的處理問題。」
以上這種話術,不是軟弱,而是讓對方放下戒心,願意接受指正。
三、抓「事實」,不攻「人格」
避免說:「你總是這樣」、「你根本不負責任」
改成:「這次的簡報,資訊整理出錯了三處,這造成了決策上的誤判。」
這樣可以明確傳達「你做錯什麼」,而不是「你這個人不好」。
四、結尾要有「台階下」,給對方成長空間
針對事情,而不是對人下定論,是懂帶人主管溝通的關鍵原則之一。Z世代對人格攻擊特別敏感,一旦覺得被否定整個人,心防就會瞬間拉起來。
❌「你根本不負責任。」
✅「這次簡報中有三處資料錯誤,造成主管在會議中做出誤判。這部分我們需要釐清原因。」
像是以上的範例,就是用具體事實說話,讓批評變得合理而有依據。
五、要罵得贏,先贏得尊敬
Z世代討厭資歷壓人,他們看重的是主管的能力、風度與誠意。如果你平時是個講理、公平、有肩膀的人,那麼即使指出錯誤,他們也能感受到你是「為你好」,而非「情緒宣洩」。
以下這些也是我通常會從這類會帶人主管發現的人格特質:
- -願意聽取下屬意見,營造討論空間
-對事不對人,處理問題時一視同仁
-自己也扛責任,犯錯時不推鍋
這些舉動累積起來,就是你「罵得起人」的底氣。
會罵人,也要會留人
最後,提醒各位主管,「該罵就罵」並不是問題,而是如何罵得對、罵得巧、罵得進心坎。身為主管的我們,責任不只是糾正錯誤,更是引導成長。罵人是一門藝術,藝術的核心不在情緒,而在智慧與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