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為何新加坡住宅政策值得台灣學習?胡偉良:「這4點」撐起人民安居夢

從國際住宅政策對照,看見台灣房市的落後與希望。

胡偉良
user

胡偉良

2025-06-19

瀏覽數 96,700+

胡偉良觀點:住宅不只是供居住,更是國力的反映。/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胡偉良觀點:住宅不只是供居住,更是國力的反映。/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過去30年間,全球主要國家在住宅政策上的進展可謂日新月異,其中以新加坡最具代表性。在寸土寸金的島國中,新加坡政府沒有選擇「放任市場主導」,而是積極設計完整住宅制度,藉由專責機構「建屋發展局(HDB)」主導房屋供應、維修、更新與社區規劃,成功打造出全球最穩健的公營住宅體系,也因此在2023年成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

台灣的現況:以為「有房」就好,其實「住不好」

反觀台灣,表面上房屋戶數多於家庭數,但八成住宅屋齡超過25年,真正符合結構安全、通風採光、無障礙設計與節能標準的合規住宅,不足兩成。

許多住宅外觀破敗、結構老舊,卻無法順利重建更新。民眾雖「有屋可住」,卻「住在不能翻新、不能改善的房子裡」。

最令人遺憾的是,我們沒有一個能像新加坡HDB般,具備執行力與整合力的住宅推動機構。政府對住宅僅見限貸、打炒房等短期干預,卻缺乏中長期更新、維修、管理與生活品質提升的全盤規劃。

(延伸閱讀│台灣房價打不下來的真相?胡偉良:「這些」錯誤政策加劇市場扭曲

新加坡的關鍵制度:HDB主導住宅供應與更新

新加坡的成功,在於從根本設計「國民住宅的基本結構」:

● 統一供應與價格控制:HDB負責建設、規劃、售屋與轉售,價格依家庭收入、區域與市場評估設定。

● 設施定期維修與升級:HDB負責社區共用設施、電梯、管線的長期保養與更新,並協助住戶籌資修繕。

● 明確的住宅更新制度:包括「選擇性重建計劃(SERS)」與「升級計劃(HIP)」等,讓老屋不再困住居民,定期進行整建或重建。

● 住宅為國策的一環:政府視住房為基本人權,並將居住品質與城市競爭力高度連結。

這些措施,不僅讓國民住得安全舒適,更塑造出整潔、秩序與現代化的都市景觀,成為全球模範。

台灣應學什麼?不只是蓋房子,而是建制度

台灣不能再自欺欺人地用「戶數夠多」作為房市健康的假象。我們需要: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 建立全國性「住宅再生推進中心」,主責危老與都更、社區改造與維修輔導。

● 推動「社區升級計劃」,定期補助社區外觀美化、無障礙改善與公設修繕。

● 簡化都更程序與提高誘因,鼓勵民間參與、降低地主與住戶更新門檻。

● 政策轉向居住品質保障,將居住視為公共責任,透過制度穩定市場,而非僅靠打炒房來操作。

胡偉良觀點:住宅不只是供居住,更是國力的反映

一個國家的居住品質,直接反映其政府的治理能力與社會文明程度。新加坡選擇用制度帶動品質,以國家資源撐起人民的安居夢。

而台灣,若繼續放任老舊社區破敗、容積超用、違建叢生、更新困難,那我們就永遠無法從「有房住」進化到「住得好」。

讓我們不再滿足於「看似充足的戶數」,而是認真思考:我們是否能讓下一代在一個結構安全、環境舒適、社區有活力的都市裡長大?這不只是建築的更新,更是世代的責任。

(延伸閱讀│台灣房價快撐不住?2025房市大變盤,胡偉良分析3核心因素、5潛在劇本

* 專欄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數位專題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體感頻撐不起的夢想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