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美國務卿:台灣自衛能力成對中嚇阻關鍵,愈難攻愈能爭取時間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5-05-21

瀏覽數 300+

美國務卿盧比歐。取自X@SecRubio
美國務卿盧比歐。取自X@SecRubio
00:00
00:00

美國務卿盧比歐今天重申,要讓中國侵台的代價高於價值,才能產生嚇阻;建構嚇阻先從台灣自衛能力開始,台灣愈難被攻下,愈能爭取更多時間。他也提到,烏克蘭戰爭若不結束,就會持續消化原本可以投入印太的資源。

剛從梵蒂岡返美的盧比歐(Marco Rubio)行程滿檔,上午出席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舉行的「國務院2026財年預算審查」聽證會,下午則赴撥款委員會,回應現行外交路線、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及因應中國武力奪台等提問。

共和黨籍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下令軍方在2027年前具備武統台灣的能力,憂心美國及盟友尚未為這場可能的衝突做足準備,並請盧比歐回應如何於印太建立「以實力促和平」的嚇阻力。

「以最簡單的話來說,我們必須讓中國對台灣行動的利益小於代價」。盧比歐說,本質上,這場行動的成本高於價值,才能進行嚇阻。嚇阻正是關鍵,這當然首先由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開始,印太也需建構嚇阻力。

盧比歐另提到,歐洲盟友對印太區域的關注度正在上升。他上週赴土耳其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外長會議,多個成員國表達對印太的關切,以及印太如果爆發衝突,將對歐洲大陸造成何種影響。

免費訂閱【國際趨勢報】👉專業主編導讀3篇文章,助您掌握關鍵洞察!

盧比歐:俄烏戰爭若能結束,美國精力更能聚焦印太區域挑戰

盧比歐接著強調終止當前衝突的必要。他指出,每當中東或歐洲發生衝突時,美國就必須投入資源與時間來因應,這些資源就無法投入印太區域。美國想面面俱到,「但事實是資源有限,每天也只有24小時」。

他說,美國如果能結束烏克蘭戰爭,在中東建立穩定和平,將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在長期挑戰上,尤其聚焦印太區域的挑戰。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共和黨參議員葛蘭姆(Lindsay Graham)則詢問,美國終結俄烏戰事的方式,是否牽動中國看待對台灣的行動。

盧比歐回應,有這樣的可能性。但他也認為,如果這場戰爭持續,一樣會產生影響,因為戰爭正在消耗美國及盟友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原本可以用來強化美國在印太的能力。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分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話後表示,俄烏將立即針對停火展開談判。

普丁指出,俄國準備與烏克蘭就一份「備忘錄」展開合作,以勾勒出未來「可能」達成和平協議的立場。澤倫斯基則說,不了解備忘錄細節,但願意審視俄方的提案。

本文轉載自2025.05.21「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